|
|
|
|
2021-11-01 第07版:七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创新服务机制 促进“两个健康” |
上海闵行区连续3次荣获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 |
作者:
【记者杨联民上海报道】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547 |
|
|
|
|
|
|
记者日前从上海市闵行区工商联召开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上获悉,近年来,闵行区工商联牢牢把握“两个健康”工作主题,结合民营企业在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需求,不断强化创新服务机制,推进“两个健康”,取得明显成效。 闵行区是上海市民营经济发展大区,现有民企15.92万家。其中有上海民企百强3家,已上市企业35家,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培育)民营企业240家,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1764家。 在国内国际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及疫情影响的情况下,提升民营经济人士发展信心,走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听党话、跟党走,是各级工商联在引导服务“两个健康”中一项重要课题。闵行区工商联在开展工作中,坚持把思想政治引领放在首位,结合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创新教育平台,教育方法,充分发挥“红色引擎”作用,引导广大民营经济人士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据了解,该区工商联在扎实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结合党的十九大、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重要节点,先后举办“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暨理想信念教育”“不忘创业初心、接力改革伟业”等专题报告会。召开“坚定信念、永远跟党走”“回顾百年征程·砥砺初心使命”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座谈会及“沪商精神”研讨会。在深化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在榆林杨家沟革命纪念馆、区检察院分别挂牌设立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基地。在年轻一代教育培养工作中,启动了青年企业家50人培养计划,72名民营经济人士先后参加市民营经济人士培训班等,组织了“重走长征路”等活动。还指导建立了8个理想信念教育指导点,进一步增强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在服务企业方面,闵行区工商联始终坚持把服务作为工商联的兴会之本、强会之基。近年来,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又创出多项新机制。如:建立并完善了与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协调服务机制,召开系列政企沟通会、区情通报会、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当面听取企业意见;与区企协、区招商服务中心建立合作新机制。疫情期间,广泛开展惠企政策宣讲,帮助企业及时对接惠企政策;开展经济纠纷、劳资纠纷调解工作,全力助推复工复产复市。还先后创新组建了法律、金融、现代服务业、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10个专业工作委员会、成立了区工商联民营企业产品与质量路演中心,为企业提供专业、精准服务。在推进法律服务中,举办民典法、知识产权等专题讲座,开展防范职务犯罪案例巡展等活动,还与区检察院签订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协议。针对疫情中企业融资难问题,通过“政会银企”四方合作机制,为1118家民营企业解决融资51.5亿元。组织校企合作是闵行区的又一项特色工作,目前已有近百家企业与上海交通大学等13所院校签订90项产学研合作协议,其中半数项目已产业化。 在推动民营企业履职尽责中,闵行区工商联坚持把弘扬光彩精神,担当社会责任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抓。组织开展了第六届“万家会员企业捐赠”活动,共募集公益资金1753.69万元。在扎实推进“万企帮万村”中,与对口支援的云南香格里拉市、保山市和新疆泽普县178个贫困村签订帮扶协议,投入帮扶资金910万元。帮助这三个地区改善生产生活、文化教育、卫生医疗条件。在开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方面,几年来,组织企业家赴云南、四川、贵州等多地开展项目投资和合作30个项目,总投资达20亿元,解决当地劳动就业近万人。闵行区工商联因工作成绩显著,荣获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组织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此外,在抗击疫情期间,在闵行区工商联的组织下,178家民营企业捐赠6524万元资金和部分防疫物资,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作出了突出贡献。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