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11-01 第05版:五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商会有了新样子新力量 |
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和发展的“宁波实践” |
作者:
■夏应杰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882 |
|
|
|
|
|
|
“一个镇级的基层商会做得规范不稀奇,但在规范的基础上还有如此丰富、新颖且实用的服务内容和平台,这说明宁波基层商会改革和发展工作开展得很有实效。” 今年4月,浙江省工商联组织委员会工作会议在宁波召开。在调研海曙区高桥镇商会后,来自浙江省各地的工商联书记对宁波市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和发展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近年来,宁波市工商联围绕所属商会改革和发展工作,着眼全局引领,突出基层实践,推动典型复制,为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宁波示范”。 注重引领 全局谋划定基调 商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迈入新时代,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工商联所属商会的改革和发展工作,特别是2018年6月,中办、国办专门印发了《关于促进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意见》,从顶层设计上为探索创新商会治理和运行模式、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了理论、政策制度依据。 为贯彻落实商会改革和发展精神,2019年,宁波市将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发展列为深化改革项目之一,出台了宁波市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和发展的《实施办法》,从完善六大职能,突出四项建设,实现六个突破三个层面对基层商会提出19项改革内容和要求,着眼全局为商会改革和发展定下基调、画出蓝图、指出路径。 在推进过程中,宁波市工商联从五个方面指导商会改革,一是加强党建引领,保持商会政治定力。扎实推进商会以党建促会建,把商会建设成为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基地和清廉民企建设的宣传高地。二是注重发挥服务作用,提升商会影响力。指导商会搭建各类服务平台,保障会员企业合法权益,积极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参与社会治理,进一步助推宁波民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三是完善商会建设。扩大商会覆盖面,激发商会发展活力。四是强化队伍建设。选好配强会长秘书长队伍,提高商会专业能力。五是加强商会发展保障。夯实商会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基础,强化促进商会发展的政策支持,鼓励商会探索“以商养会”的途径与方式,增强商会造血功能,为商会改革发展持续提供动力。 江北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工商联党组书记楼卫星说:“宁波市工商联出台的《实施办法》为基层商会改革和发展工作提纲挈领,有着良好的引导作用,让‘小窗口’成为‘大平台’,小商会能有大作为。” 突出实践 基层样本遍地开花 好办法也需要重落实。为更好地促进工商联所属商会的改革和发展,在《实施办法》出台后,宁波市工商联以“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和方法,打造一批一流的中国特色商会组织”为目标,按照“层级兼备、类型兼有”的要求,确定了四十余个试点单位。两年来,相关试点单位参照《实施办法》,结合实际不断创新,涌现出许多独具特色的基层商会改革样本。 在试点单位中,鄞州区工商联抓住亮点、突出特色,积极“领路”,推进“1+6”(1个省级试点6个市级试点)特色商会试点工作,着力开展“一会一品”建设,同时发挥“镇、街道商会企业党建联盟”的平台作用,形成“大党建、大联盟、大发展”的工作新格局。为助力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发展,江北区工商联探索建立“科技经纪人”制度,带领所属商会紧扣“新时代新样子”主题,发挥与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的联系职能,通过一系列创新合作的主题服务活动,当好企业发展路上的“服务员”和“介绍人”,营造出“亲清零距离、服务零距离、创新零距离”的和谐氛围。 基层商会的特色实践是试点工作的关键。余姚市裘皮商会发挥行业商会专业属性,以余姚中国裘皮城为依托,充分利用行业资源,搭建网上“拍皮”平台,每年为企业节省差旅费300余万元,还有效解决了当地裘皮行业小企业参与交易门槛高、费用贵等“顽疾”,助力构建行业生态健康。宁波市永嘉商会切合现实需要,探索建设“以商养会”平台,专门增设以商养会工作部,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明确人员分工,不断整合资源,帮助会员企业发展的同时反哺商会,形成会员企业富起来,商会旺起来的双赢局面。镇海区招宝山商会结合与社区联系紧密的实际,与社区联合,以党建为龙头,设立“社商融合、助企发展,社企联合、共赢未来”的总体目标,推动商会与社区在组织、机制、阵地、功能、活动等方面相互融合。 “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和发展试点工作的开展,必须树立起基层商会的改革典范,以商会的高水平建设助力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宁波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陈少春表示。 成效显著 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宁波市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和发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如何沟通协调好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是商会应有之责。 亲清政商关系是宁波基层商会参与构建的重要课题,其中标志性的举措就是“亲清家园”的建设。以海曙区古林商会为例,商会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运营“亲清家园”,集政府、商会、服务平台三方合力,及时回应和处理企业诉求,为商会会员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商会特色服务、社会化专业服务。线上开通亲清热线和政企直通车,线下建立班子成员联系服务企业、政企联谊日、企业困难处理、涉企协调等机制,确定12项亲清服务清单,按照职责狠抓落实。宁海县工商联以“亲清家园”为载体,为企业设立了安全生产检测、商会工伤互助救济服务、企业健康体检、电子工资条等项目,助力企业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宁海县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在“亲清家园”成功调解了781件劳动争议纠纷,赔偿金额共计2642万元,回访满意率达100%。两年来该县工商联先后与县公安局、县检察院、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宁海分局共同举办了近20场恳谈会。 助力企业走出金融困境,是宁波市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和发展工作的一大侧重点。融资难、渠道少、对金融政策缺乏了解一直是困扰民营企业的难题,很多试点单位便盯上了这个“堵点”。其中,海曙区工商联联合区金融服务发展中心开办“海曙金融服务超市”,并以分店模式进驻海曙区基层商会,建立起缓解企业融资困难的长效机制。象山县工商联则在原有“商会互助资金会”的基础上积极争取财政支持,为有需要的企业提供资金转贷服务,截至2020年底,象山县商会互助资金会累计周转资金82.67亿元,累计为企业提供周转9571次。鄞州区潘火投创中心商会与街道一起联合设立潘火产业创新引导基金,充分发挥重点企业的影响力和街道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扶持辖区内创新型、高科技、高成长企业的发展,到去年底,已培育了高发、圣龙等6家上市企业,宁港、荣大昌等3家企业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改革中的商会让企业发展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助力,商会也因此获得强大的凝聚力去团结会员企业,共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宁波市工商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陈彩月如是说。 基层实践往往是宝贵的经验财富。在宁波市工商联的引导下,两年多来宁波近四百家基层商会认真检查自身短板、结合实际发挥专长,在商会改革进程中取长补短,共同构建出商会改革和发展的“宁波实践”,让商会在新时代有了新样子新力量。 (图)宁波市基层商会开展决战脱贫攻坚活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