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1-10-26
2021-10-26 第05版:五版 【字体】大 |默认 |

吕梁山麓的“土豆革命”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598
    吕梁山西北侧的一片“人”字形平川上,随着大型收获机械的缓慢推进,一个个马铃薯从土里被翻出,装进并列前行的拖拉机货斗里。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3万亩现代加工型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正是这一幕丰收景象的“背景板”。在基地打工的刘占勇,家住附近的小武洲村。他现在每天的务工收入有150元,每年大约可以干半年时间;家里的20多亩耕地流转给基地,每亩每年还有800元流转费。
    在这家基地的工作人员程永明看来,这片土地发生的一切就像是一场“土豆革命”。起垄种植技术和新品种的引进,上百公里输水管网和地下电缆的铺设,全流程的机械化作业,这一切的有机结合,让传统种植业也显示出“科技范儿”。
    “按保守产量每亩8000斤测算,每亩产值5600元左右,扣除种植成本3000元,纯收入可达2600元,远高于农民‘单打独斗’的效益,并可让农民一同受益。”程永明说。
    这家基地的展厅内,陈列的终端产品涵盖了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多个商品种类。工作人员介绍,这些产品都以马铃薯为重要原材料,但又实现了产业链延伸和拓展,其中有的产品已经远销海外。上述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公司还将继续深化与当地政府的合作,争取到“十四五”末,让农民收入有更大幅度的提高。
    “‘土豆革命’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发生,农民要进一步增收,就要提升自身技能,这样才能分到更大的‘蛋糕’。”五寨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苏国平说。(许雄)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