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09-30 第05版:五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青海省真心支持民企放心专心安心谋发展 |
|
作者:
■本报记者傅春荣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407 |
|
|
|
|
|
|
“进一步畅通各级领导干部与民营企业沟通联系渠道,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真心实意支持民营企业,坦荡真诚服务民营企业,让全省民营企业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安心发展……”据中华工商时报记者了解,青海省委、省政府日前联合下发《青海省各级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商协会工作的指导意见》,旨在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商协会常态化、规范化沟通机制,进一步畅通各级领导干部与民营企业沟通联系渠道,让党中央、国务院和青海省委、省政府各项惠企政策措施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该《意见》着重强调四个原则,首先是强化政治引领。主动向民营企业传递党和政府的关心温暖,教育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教育引导民营经济人士爱国、敬业、创新、守法、诚信、贡献,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其次,注重调查研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内部管理等情况,认真听取企业诉求、反映、意见和建议,增强政府出台政策、提供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三,坚持问题导向。着眼青海省民营企业、商协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聚焦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引导帮助民营企业、商协会创新思路,完善制度,纾困解难。 第四,坚持结果导向。聚焦民营企业、商协会发展存在的难点和痛点,为民营企业、商协会发展出实招、解难题,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服务,力争民营企业、商协会反映的问题“件件有回音”。 《意见》明确联系的领导干部包括省、市州、县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及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等,联系对象范围为青海省内重点骨干民营企业;新兴产业发展有优势、潜力大的民营企业;成长中的小微企业;各级商协会。 《意见》要求,一要建立联系制度,各地区结合当地实际,建立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和商协会、选派民营企业特派员、党建工作指导员等制度。将联系民营企业商协会工作列入各级领导干部工作职责内容,确保持续推进;二要畅通联系渠道,各级领导干部充分利用“政企面对面”“直通车”“接待日”“走访日”“节日慰问”等多种形式,倾听民营企业和商协会诉求,帮助协调解决反映的困难和问题;三要推动政策落实,在联系过程中,要及时向民营企业、商协会传达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了解国家和青海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措施在民营企业的贯彻落实情况,听取企业家意见和建议,要近距离感知企业家对政策措施和营商环境的真实感受,在引导支持企业发展产业、资金、项目、科技创新,维护企业权益、营造市场环境等方面加强指导,保证各项政策和惠企措施真落实、不变形、不走样;四要发现和解决问题,及时了解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倾听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诉求,发现营商环境中的突出问题,举一反三,研究行业或民营经济领域共性问题,找准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症结,向同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 “最后一点,必须要加强党建会建工作。”《意见》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在联系民营企业、商协会的同时,要主动关心和了解企业、商协会党建工作,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商协会建设有效融合,进一步扩大党建工作和党组织在民营经济组织中的覆盖面。“在民营企业党建、意识形态工作、企业家社会责任、引导培养企业家健康成长等方面加强指导,促进民营企业、商协会健康发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