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09-29 第02版:二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安徽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21)》发布 |
|
作者:
【柯体祖记者靳生28日合肥报道】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774 |
|
|
|
|
|
|
今天,在2021安徽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论坛暨安徽上市公司发展报告发布会上,《安徽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21)》暨“2021安徽上市公司榜单”首发。这是继2018年、2019年、2020年之后,第四次对安徽上市公司的全景式描述和深度剖析。 上市公司数量和质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记者了解到,截至2020年12月31日,安徽上市公司总数达137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共有126家,稳居中部地区第1位、全国第9位;科创版上市公司8家,居中部地区第1位、全国第7位。安徽A股上市公司市值达到19353亿元,在全国排名保持第10位,在中部地区继续保持第1位。但与沪浙苏相比差距很大,安徽分别相当于上海的25.34%、浙江的28.93%和江苏的31.04%。 从新增上市公司数量来看,2020年安徽区域内IPO呈现爆发式增长,全年新增20家上市公司,创历史之最。其中新增科创版上市公司8家,居全国第7位;新增注册制下创业板上市公司4家,居全国第4位。 业绩是彰显上市公司发展质量的直接指标。从综合业绩排名看,前十位与后十位的上市公司业绩差距明显,说明安徽上市公司业绩水平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从创新能力综合排名看,部分企业创新能力比较高,如国盾量子、科威尔、科大讯飞等企业,但超过6成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偏低。 从投融资总额排名看,排前十名的公司投融资规模遥遥领先,尤其是海螺水泥投资规模已突破2200亿元,融资规模已超过1700亿元,行业带动效应明显。 “2021安徽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论坛暨安徽上市公司发展报告发布会”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安徽省投资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由决策杂志社、安徽创新发展研究院承办。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