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09-13 第08版:八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卢作孚民营经济学院谋求“五新” |
|
作者:
■杜林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081 |
|
|
|
|
|
|
2019年卢作孚民营经济学院成立以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重点围绕挖掘卢作孚企业家精神、建强教师队伍、开发精品课程、打造特色线路等方面不断推出新举措,截至目前累计线上线下培训58期、受训学员12.8万人次。2020年12月被全国工商联确定为全国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 卢作孚企业家精神挖掘新内涵 学院依托西南大学卢作孚研究中心,组织50余名人员、邀请20余名专家学者开展为期1年的深入研究,梳理挖掘卢作孚企业家精神,提炼出“实业救国,民族为先;创新图强,追求卓越;崇德重信,精益管理;合作包容,开拓开放;服务社会,兼善天下;艰苦奋斗,公而忘私”的企业家精神内涵,为学院进一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师资队伍建设上新台阶 学院聘请经济学专家学者、高校教授、知名企业家、党政领导干部为学院特邀教授、客座讲师。寻觅发掘卢作孚企业家精神的知情人、研究者、亲历者(后辈)、践行者,培养为金牌讲解员或专(兼)职讲师。通过不断优化教师队伍学科、年龄和层次结构,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百人教学师资库,提升学院师资水平,保障教育培训质量。 精品课程开发出新举措 学院围绕卢作孚企业家精神,大力开发本土民营经济发展实践教学案例,将民营企业运用卢作孚企业家精神在健康发展、实业报国、服务社会等方面的实践经验,转化精品教学案例5个,并建立教学案例库。依托文旅委、文化馆、艺术团以情景剧、视频片、体验馆和评书、故事会等形式,打造典型示范核心课程、情景教学“宜昌大撤退”等精品课程。 特色线路打造创新成效 学院在巩固建设好卢作孚纪念馆、数帆楼等已有教学基地的基础上,多渠道、多层级、多范围拓展区内外现场教学点20余个。开发出爱国救国、实业报国、科技创新、教育文化、北碚乡建等5条教学专题线路,与周边省市地区同类型学院组建联盟,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工作联动新格局。 践行卢作孚企业家精神有新贡献 学院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宗旨,以践行卢作孚企业家精神为目标,通过30余场次“卢作孚沙龙”“卢作孚讲堂”等学习交流平台,引导民营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学院所在的重庆市北碚区率先在全国成立区级消费扶贫联盟,30余家民营企业向贫困户捐钱捐物近100万元,组织开展消费扶贫,签订达280万元的采购协议,100余家企业参与“万企帮万村”活动,引导社会资本近4亿元,支持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全区民营企业踊跃捐款捐物总计1600余万元,为抗击疫情作出积极贡献。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