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1-09-13
2021-09-13 第06版:六版 【字体】大 |默认 |

江苏连云港法律“四项机制”护航民企

市工商联凝聚起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

作者: ■连宣本报记者庄道秋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753

    日前,记者从江苏省连云港市工商联获悉,近年来,他们“建机制、搭平台、抓推进、促提升”,深化与“公检法司”等部门合作,通过建立完善法律服务“四项机制”,充分释放政法部门政策红利、放大部门合作叠加优化效应。
    建立诉调对接服务机制
    连云港市工商联建立健全调解机制与诉讼程序有机衔接的纠纷化解体系,不断满足民营经济企业纠纷多元化解、快速化解、有效化解的实际需求。
    连云港市工商联与市法院先后出台《关于加强产权司法保护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意见》《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企业家创新创业营造法治环境的工作意见》等一系列制度文件,成立商事巡回审判点,在全市市、县(区)两级法院、工商联联合开展民营经济领域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减轻企业涉诉成本,依法、公正、高效地处理各类民营经济领域纠纷。去年,连云港市两级法院新收商事纠纷案件同比下降14.74%。
    每年度召开司法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发布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十大”典型案例,不断强化对企业完善合同管理、风险防控、产权保护、法律救济等方面机制的规范引领。
    建立刑事合规服务机制
    连云港市工商联积极探索建立民营企业刑事合规的激励和引导机制,以更大的力度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引导企业合法经营规范发展。
    与市检察院联合出台《关于建立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沟通协作机制的意见》,了解民营企业家的司法诉求,交流工作开展情况。建立健全涉民企案件线索移送和优先办理制度,不得以办案为由影响民营企业正常合法的经营活动;开展服务民营企业刑事合规工作会商,探索推动建立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推动“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诉的不诉、能不判实刑的提出适用缓刑的建议”目标落地落细,进一步推动民营企业依法、守规经营,有效惩治预防企业违法犯罪。
    展现企业合规“新面貌”。加强合规典型案例的宣传,进一步说明刑事合规对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的重要性,树立商协会及会员企业守法合规意识。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切实引导民营企业家争做新时代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四个典范”。
    建立商事调解服务机制
    连云港市工商联发挥商事调解在民营经济领域纠纷化解中的的优势作用,培育和发展中国特色商会调解组织,深化对民营经济领域高发性、类型性矛盾纠纷的诉源治理。
    成立连云港市总商会商事调解中心,指导、引导和服务所属商协会建立健全商会调解组织,发展商会调解员队伍,逐步实现市县(区)级商会调解推进机构全覆盖。
    连云港市工商联与市司法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市工商联所属商会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做到组织、人员、经费、场所、制度“五落实”。
    打造特色品牌。鼓励、指导连云港市浙江投资企业商会等商会组织发挥自身人缘、地缘等优势,成立特色调解组织,由2名商会法律顾问和2名商会工作人员组成,先后完成诉前调解案件12件,涉及融资、产权等方面矛盾纠纷,涉案金额2.1亿元,被江苏省高院、司法厅、工商联联合授予“全省商会调解示范单位”“优秀商会调解组织”“重点培育商会商事调解组织”荣誉称号。
    建立法律公益服务机制
    连云港市工商联围绕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供精准法律公益服务,让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
    服务举措“形式多样”。连云港市工商联与司法局、律师协会联合印发《法律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项举措》,制定法治民企建设五年行动方案,打造“立法民意直通车”民营企业板块,完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机制,创新“法律三进”形式,加强对守法诚信民营企业的挖掘和报道,推动“海外法律服务中心”实体化规范化运作。
    截至目前,连云港市6家县级工商联和85家商协会,已分别与61家律师事务所达成合作意向。联合公安机关开展“千警助千企”活动,建立专职警企联防巡逻队和驻企警务室,及时提供警企互联、治安防控、人口管理、纠纷调解、法制宣传等服务。
    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服务月”“法治体检四进四送”等法律服务活动,先后在灌南两岸青年创业园、物业协会、五金机电协会等地设立律师工作站,通过座谈交流、法治讲座等形式为企业及时开具“法律处方”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