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1-08-31
2021-08-31 第06版:六版 【字体】大 |默认 |

顺义李遂镇赵庄村:京冀交界薄弱村“逆袭”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922
    秋风习习,河水汩汩。漫步在北京与河北交界处附近的顺义区李遂镇赵庄村,乡间的玉米地一望无际,乡亲的院落整洁宽敞,村内村外显得宁静悠闲。可让许多人意外的是,这座位于首都机场东南侧的平原小村,几年前竟然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上访村”。
    时光倒退到十多年前,那时候的赵庄村完全是另一番模样。村民们原本住在潮白河畔,以种植玉米、小麦为生。但是,潮白河长期洪水泛滥,房屋悉数被毁,被迫整体搬迁。由于多次整体搬迁,许多村民饱受损失,不断到市里上访、闹访,成了远近有名的“上访挂账村”。
    如何让村里100多户村民彻底过上好日子,成为时任镇村干部们最大的心头事。
    2008年,因为村址上规划修建京平高速,全村再次整体搬离。赵庄村党支部书记段和权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这次不仅要让村里人搬得出去,更要让村里人“越搬越好”。“潮白河洪水那会儿,是我爷爷带头搬村,现在该轮到我了。”段和权说,在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新村很快落成。
    如今,村子里家家住上了明亮的新房子,全村通了自来水管、污水管,建了村史馆、活动场,有老人的家里安了老年扶手,老人每月可领补贴,生了大病村里还给二次报销,今年公交车开到了村口,明年村里还将开设卫生室。
    赵庄村离北京市中心60公里,距河北省界不足1里地。作为区划交界难管村,一些基础设施配齐后,乡村振兴又该如何“突围”?
    “我们的思路是,在现有条件下积小胜为大胜、步步为营。”李遂镇党委书记李泽钧说,建设和发展应倾听村民诉求,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保证发展更多更公平惠及平原农村。
    2020年,为解决赵庄村村民日常出行难题,李遂镇主动“吹哨”、实地勘查溯源,改造道路设施、增添公交线路,解决村村通路与主干道路口未设红绿灯的交通安全隐患,让村民们在家门口难乘车的问题迎刃而解。为了解决村里年轻人的就业问题,镇村两级班子还积极对接附近企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今年雨水多,大伙看到村干部整夜在外巡查,怎能不让人住着安心?”70岁的村民何亚萍说,在全村人共同努力下,2020年赵庄村获评“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陈旭吴文诩)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