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1-08-19
2021-08-19 第01版:一版 【字体】大 |默认 |

以“更团结”面对困难和挑战

作者: ■本报记者牛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876
    东京奥运会已落下帷幕,除了热情关注奖牌榜,感奋于运动员们的精彩表现和顽强拼搏精神,我们还注意到,在奥运会开幕前夕,国际奥委会表决通过了奥林匹克新口号,在“更快、更高、更强”之后增加了“更团结”一词。在新冠疫情肆虐、单边主义甚嚣尘上的今天,这一“小小的增加”深刻反映了时代的呼唤。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身处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带来深远影响。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各国以前所未有的团结协作共同应对。”世界各国只有更加团结,才能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中国人民的美好心愿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期盼。
    当今世界潮流就是应该“更团结”,中国顺应世界大势,顺应时代潮流。当前中国人民大步流星走在团结奋斗的路上,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意气风发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为中国发展的生力军,中国企业也高扬团结精神,扛起肩上的责任。
    共建地球村,中国企业对世界人民倾力相助。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万里为邻,同战疫情,中国企业纷纷慷慨解囊,不仅驰援武汉,也向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援助,捐赠口罩、病毒检测试剂盒、呼吸机等医用防护物资,还设立全球战疫基金,拿起团结合作这一最有力的武器,坚决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
    共济同胞情,中国企业与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在前不久河南遭遇暴雨洪灾之际,广大民营企业挺身而出,驰援灾区。据全国工商联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11日,全国共有7162家民营企业向河南地区捐款39.34亿元,捐物折合13.15亿元。
    共促产业兴,中国企业凝心聚力做贡献。中国企业为什么能在关键时刻冲上前?打铁必须自身硬,中国企业通过创新发展积累了发展实力,不少企业成为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产业生态圈”“开放平台”的构建,正是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生动注脚。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路上,中国企业和衷共济、守望相助。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相信在“更团结”的旗帜下,中国与世界人民一道,一定能战胜各种困难,取得更大更多的成就,让世界更美好,让未来更美好!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