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08-12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用好“四字诀”,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
作者:
■薛婷芳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3061 |
|
|
|
|
|
|
工商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和政府管理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承担着服务“两个健康”的重要职责。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黔南州工商联立足职能职责,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学史力行,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为了更好地肩负起新时代赋予工商联的历史使命,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更大实效,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办实事、开新局的强大动力和智慧经验,我们将着力用好“引、精、快、跟”工作四字诀,为民营企业“送信心、送政策、送服务、送点子、送措施、送关爱”,确保政治建设更加有力、队伍建设更加过硬、为民服务更加扎实,进一步提升服务“两个健康”工作水平,赋能黔南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在黔南州“四新”“四化”进程中再建新功。 一是用好“引”字诀。就是要抓好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引领,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和发展合力,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近年来,黔南州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队伍不断壮大,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事关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还关系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和营造亲清政商环境。州工商联必须深刻领会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重要意义,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团结好、引导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的重要指示落到实处,教育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为促进全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积极力量。要充分发挥各级工商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促学作用,推动商会和企业党组织通过专题学习、个人自学以及举办培训班、报告会、政策宣讲等形式加强政治学习,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争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切实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原则,完善与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谈心谈话制度,适时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意识形态调研,配合党委宣传部门抓好网络意识形态的舆情监测和风险管控工作。要切实加强非公党建工作,加快推进州、县两级工商联执委企业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健全州异地商会联合党委工作制度机制,开展州直属商会“五星级党支部”规范化创建工作,促进党建强、企业强。要多渠道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能力素质培训,引导其讲诚信、重发展,筑牢依法合规经营底线,增强风险意识,坚定发展信心。要大力宣传民营企业发展典型和民营企业品牌文化,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传播正能量。 二是用好“精”字诀。就是要抓好精准服务,在服务“两个健康”中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策要对路。要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深入企业和商会“把诊问脉”,着重就民营企业生产经营、防范化解风险、融资、维权、营商环境等方面开展调查研究,了解企业所需所盼,征集意见建议,做到情况掌握精准。积极协调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通过报送专题报告、调研报告、提案议案、社情民意等方式,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深化民营企业精准服务,推进《州工商联助推全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八大专项服务行动”》提质增效,实施台账管理,推动建立以招商引资、企业创新、东西部协作、市场开拓、融资服务、人才服务、信用评价、信息化建设、法律服务等为重点服务内容的全方位服务体系。推动金融机构与商会、企业建立战略合作机制,精准掌握民营企业金融需求,了解金融政策工具,引导民营企业加强诚信建设,提高“增信机制”,推动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发挥异地贵州商会和黔南异地商会阵地作用,引导企业参与以商招商工作,配合完成“贵州省面向广东省开展产业大招商专项行动”,提升招商项目匹配度,协助全州各级投促部门做好精品项目的精准推介工作。精准联动涉企部门的战略统筹与合作,建立完善民营经济协同研判联动机制,加强信息数据共建共享、协作配合,准确掌握涉企政策落实情况,精准排查民营企业发展风险问题,精准把握研判民营经济发展状况趋势,促进解决护航民营企业发展“合力不足”问题,帮助企业提升高质量发展能力。 三是用好“快”字诀。就是要围绕“四新”“四化”新要求,抓好快速快捷服务。第一时间宣传推送阐释党中央、省委、州委推动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重要举措及政策信息,通过宣传宣讲、网络推送等多种方式推动政策进企业、进商会,同时依托政府门户网站、省州工商联平台等,联合州大数据管理局加强全州民营经济智能大数据平台建设,为涉企政策宣传等提供数字化、智能化服务,让民营企业家知晓、掌握政策,有效抓住政策红利信号。充分利用工商联联系广泛优势和信息资源多的优势,在涉及招商引资、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转型创新等重点领域当好信息传导员,快速捕捉有用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到相关职能部门和有关县市,做好信息协调与对接,提升专业匹配度。引导企业抓住发展机遇,积极投身国家、省、州各项重大战略行动。引导企业聚焦主业、聚焦实体,重塑发展理念、调整发展实践,开展有效投资,推动行业领域中的龙头民营企业通过持续扩大开放合作、开展协同创新等举措,逐步提升创新型中小民营企业的参与度和产业链整体的竞争力,加强品牌创建和技术创新,推动产业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依托“贵州工业云”“黔南工业云”等平台,搭建供需对接板块,为民企提供快速便捷的综合数据归集平台,助力民营企业打破产品推广壁垒,畅通销售渠道,完善产品推广体系,拓展商会和企业经贸合作。搭建“贵商智慧服务云平台”,快速推送融资需求电子问卷,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入驻平台,为民营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提供便捷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完善与州法院、州检察院等部门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协作机制,推动“快立、快审、快结”诉讼绿色通道机制和“两长”座谈会、重大涉企案件会商、认罪认罚从宽等制度的落地落实。积极开展民营经济组织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建立民营企业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急需紧缺人才、优秀青年人才职称评审的“绿色通道”。指导各地用好“服务民营企业直通车”,建立并畅通民营企业反映问题、表达诉求的快捷通道,反映和推动解决民营企业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及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困难问题。 四是用好“跟”字诀。就是要抓好跟踪服务,坚决摒弃一说了之、一转了之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以模范机关创建为契机,切实把重点工作任务具体化、清单化、项目化,建立跟踪督办机制,压紧压实责任,强化机关干部执行力和落实力,保障工作任务高位高效推进。建立州工商联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县(市)工商联和重点商会(企业)工作机制,加大州工商联驻会领导班子、机关干部与企业、商协会联系力度,正确处理好服务与监管的关系,积极回应民营企业诉求,定期跟踪服务民营企业情况,协调帮助解决相关困难,提升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聚焦民营经济发展难题,推动相关涉企部门同企业家经常性、制度化沟通交流,创新沟通协商机制,积极配合研究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利益协调不均衡、运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建立健全沟通成果督办和反馈机制,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优质营商环境。进一步推动强化政策制度体系建设,规范党政领导干部与民营经济人士联系交往,督促干部守住交往底线,防范廉政风险,做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共同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作者系中共黔南州委统战部副部长、黔南州工商联党组书记)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