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07-20 第06版:六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乡村振兴,潍坊民企撸起袖子加油干! |
|
作者:
■汪雯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379 |
|
|
|
|
|
|
民营企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是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民营企业家参与乡村振兴,不仅有责任、有义务,同时有基础、有优势。在山东省潍坊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鼓励引导和商会的牵线搭桥下,潍坊广大民营企业家和农民在乡村振兴中唱主角、担重任,立足村企共建共兴,结合乡村资源、自身优势和发展需要,建立村企利益联结机制,逐渐走上了互惠互利、共建共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019年潍坊市出台了《关于鼓励引导城市工商资本下乡推进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与此同时,多次组织基层政府、民营企业赴南方先进地区实地学习观摩标杆乡村振兴项目,使广大民营企业普遍形成乡村振兴是党委政府所想、基层所盼、老百姓所需、企业能为的共识,逐步掀起民营企业投身乡村振兴回报家乡的热潮。 在多年来的探索实践中,该市初步形成了“党委引导、政府搭台、商会牵线、村企唱戏”的“万企兴万村”路子,组织引领广大民营企业秉承家国情怀、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截至目前,潍坊市整合涉农资金120多亿元,用PPP运作模式累计撬动390多亿元工商资本投向乡村。 寿光市三元朱村是中国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祥地。近年来,三元朱村把“村企共建、互助共进、合作共赢”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攻方向,在持续引领蔬菜产业发展的同时,先后培育了乐义蔬菜科技、田立方农业科技、圣源农业科技、圣农农业装备等40余家企业。 这些企业在发展壮大之后,饮水思源、感恩回报,积极反哺和支持三元朱村的各项事业,并带动一大批民营企业投身到乡村振兴的时代大潮中,先后有50多家企业参与到三元朱村的乡村振兴中来,累计捐款超过2000万元。 在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的带领下,三元朱村启动了品质蔬菜“二次革命”,成立了村集体领办合作社,全员入社、全域推广绿色种植,积极发展集精致农业培训、农业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特色产业。2020年,三元朱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7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4.5万元,该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特色经济村”“国家农业旅游4A级景区”等荣誉称号。 位于诸城市常山脚下的蔡家沟村,自然风光纯净天然,山水绕村,环境优美,村落自然风貌保存完好、民风淳朴,石路、石墙随处可见,传统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渊源流长。然而,2017年之前,这里道路泥泞、房屋破败,是一个土地贫瘠的“三无”贫困落后村。 2017年,诸城市通过吸引工商资本下乡,发展果品旅游产业,蔡家沟1130亩土地被流转出去,农民获得每亩800元的土地租金,仅此一项,户均年增收3500元。同时,当地深入挖掘当地资源禀赋,以“艺术家农民化、农民艺术家化、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理念,吸引工商资本下乡发展特色产业建设艺术试验场。先后建成艺术家工作室、农民画舫、百工馆、图书馆、古琴馆、美术馆等场馆,已有10余名优秀艺术家驻村创作,拿起画笔创作作品的60岁以上老人有近20名,极大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如今的蔡家沟村,已成为集文创旅游、社会服务、艺术创作、学术研讨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村庄,在城乡交流融合中走出了一条“工商资本下乡,助力文化振兴”的发展之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乡村文明蔚然成风,政府、艺术家与农民一起打造的乡村振兴的崭新实践正在此生动上演。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