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1-06-22
2021-06-22 第08版:八版 【字体】大 |默认 |
青川装饰集团董事长陈建录:

以社会责任点亮出彩人生

作者: ■本报记者胡静波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780

    在浙江,只要提到温州建筑装饰行业,就会想到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他是一位从大罗山走来,喝着瓯江水长大,在温州土生土长的农民企业家——浙江青川装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理事、中华红丝带基金会理事,全国工商联扶贫工作委员会委员陈建录。凭借敢想敢干、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拼搏精神,浙江青川装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川集团”)在短短十余年时间内发展为目前温州市规模较大、资质较高、效益较好的建筑装饰企业,成为温州装饰行业资信度较好的品牌。
    “时代给了我创造财富改变命运的机会,我就理应回报社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从一个学徒跟班小木匠蜕变为工装业界的企业家,一路走来,陈建录始终把扶危济困作为事业发展的动力和使命。
贫困山村走出来的扶贫使者
    1968年,陈建录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茶山镇大罗山一个山村。青少年时期,他窘迫至极。但他印象深刻的不是贫困,而是拿出生平第一份薪水帮助他人带来的充实、快乐。
    陈建录排行老五,七八岁时就知道“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上山捡松果换钱买手套。再后来,慢慢长大的他,眼见父母拉扯六个兄妹艰难维生,便辍学跟着木匠做学徒。
    “师傅不仅教手艺还管饭吃,这样就能给家里每天节省一顿口粮”。按照当时的师徒规矩,学徒工在跟师傅做工的第三年可以拿薪水,按天发,每天三块钱。
    当陈建录拿到薪水的时候兴奋地一路小跑往家赶。没走多远,他便放慢了脚步,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不久前在医院看见的那个无钱医病的乡民,恻隐之心油然而生:“我现在手里有钱,应该能帮到他们”。想到这里,陈建录不再急着回家,而是转向去了镇上的医院。
    在医院走廊尽头,他把生平第一份薪水,毅然决然地塞进病患家属手里,还没等人家回过神,便匆匆转身离开。
    在回忆这段往事时,陈建录笑着说,当时自己的内心既快乐又满足,那会儿的快乐和满足,比吃下一碗红烧肉还要强烈十倍。
    “要尽力帮助更多的人”。从陈建录17岁时把生平第一笔收入倾囊相助于陌生人,到他38岁做出“企业利润10%作为慈善基金”的决定,再到20年来累计捐款捐物5000万元……他对光彩事业的执着与付出,是砥砺持久地尽其所能。
惜才重才育才 众人抱薪照亮前程
    “做企业要赚钱,要创造效益,这样企业才有发展;但企业是社会的,还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陈建录在谈到如何理解社会责任时补充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认为一个企业,首先是关爱员工和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比如提高职工工资和福利待遇,加强劳动安全卫生管理,保护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是企业要承担的基本责任和义务。”
    “让跟着自己干事业的员工有稳定的岗位,让员工家人不再贫穷无助,过上安乐富足的日子。”是他创办企业的初衷之一。
    据悉,在创业伊始,青川集团就把正式员工与临时工一并纳入正规化管理,建章立制,实名造册,平等善待每一位付出努力的员工。他心里明白,公司里的每个员工都是家里的重要支柱,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职业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各自家庭的幸福指数。为此,他专门设立“职工沟通日”,及时对员工思想情绪进行疏导,这在当时当地的建筑装饰行业中属于首创。
    同时,青川集团同时设有职工互助基金会,建立起帮困扶贫的长效机制。公司管理层常常利用节假日慰问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和困难员工,并承诺不让一位员工子女因贫困而失学。此举为每一个青川员工注入了满满的归属感。
承担社会责任 创造无限价值
    作为温州市建筑装饰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陈建录清醒地认识到,协会工作和企业有很大不同,协会会长首先想的是大家的利益、社会的利益,要以个人小道理服从行业大道理为原则。
    5年的会长任期,协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会员单位从150多家发展到300多家,企业规模也有较大提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是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陈建录认为,要将绿色环保装饰作为行业发展主流。为此,协会在他的带领下,坚定树立“绿色、低碳、持续、发展”的理念,把节能环保、绿色发展目标列入协会年度发展计划。
    “社会给予了企业发展的平台,回报社会是每一个企业家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找到一个适合的践诺平台,2006年,陈建录正式向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提出了入会申请,成为全浙江省民营企业中非党人士的唯一当选者。陈建录承诺,每年拿出企业利润的10%来回报社会。将支持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教文化建设;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依托建筑装饰企业本身的资源优势,帮助灾区群众重建家园;积极参与生态农业和国土绿化建设。
    为了兑现承诺,陈建录四处奔走,四川凉山、广西南宁、新疆伊犁、赣南、黔东南、以及甘肃、青海等地都留下了他的光彩事业行足迹。每到一个扶贫地,陈建录都会去贫困户家里亲眼看看,甚至同吃同住,切身感受他们的困难,由此判断贫困村民的根本需求和帮扶路径。他一直坚信,公益慈善需要多做实事,啃硬骨头,而不是摆摆花架子做表演,只有深入体察感同身受,才能真正做到“精准”和“接地气”。
    2009年4月,在中华红丝带基金理事会上,陈建录继之前捐赠100万元之后,再次认捐500万元,并一次性将善款汇入基金会账户,用于配合政府艾滋病预防控制规划的实施。
    2014年,全国工商联组织赴贵州省贵阳市织金县调研扶贫开发,调研期间,陈建录捐款50万元,支援全国工商联帮扶项目点。
    此外,陈建录成立“青川公益基金”,注入500万元启动资金,用于救助弱势群体。
    2016年,陈建录承揽了一个500万元的“大活儿”,即与贵州织金县50个村签订农副产品包销协议,帮助农民找销路,销货所得归农民所有。
    “民营企业家只有主动投身到社会公益事业里,才能在服务社会和履行责任的过程中,让财富得到最好的运用,让企业受到社会的尊敬,从而实现企业家人生更大的价值。”陈建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小慈善也可以有大作为。
    据了解,青川集团自成立以来,参与了一系列以“中国光彩事业”“关爱艾滋病患者”“关爱少年童心”“关注老人”“助学偏远地区孩子”“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等为主题的公益活动,青川集团也逐渐成为相对成熟的民间企业公益团队。
    “经营企业也是经营人生,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不在于赚了多少钱,而在于惠及了多少人,在于给子孙后代留下多少精神财富,希望自己的人生在新时代日益出彩。”陈建录常说,中央已经绘好了蓝图,指明了方向。作为企业家,只有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心上,把社会责任扛在肩上,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才能有更好的明天。
    “慈善这条路,会一直伴随青川集团的发展走下去。”陈建录说。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