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1-06-22
2021-06-22 第01版:一版 【字体】大 |默认 |

发挥好企业家精神与科学家精神双引领作用

作者: ■本报记者姜虹羽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161

    “创新不问出身,英雄不论出处。”
    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前我国创新能力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打破瓶颈制约,必须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让创新潜力得到充分释放。
    观大势、谋全局,科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推出了“揭榜挂帅”“破四唯”等一系列举措。无论国企还是民企,无论是高学历还是低学历,无论是权威人士还是普通人员,“英雄不论出处,谁能干就让谁上”的理念渐次成为社会广泛共识。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民营企业作为数量最多、活力最强、覆盖最广的市场主体,有创新图变的原动力,也有整合资源的好机制,在打赢科技创新攻坚战中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牢牢把握历史机遇,勇敢站立科研潮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回首往昔,中国民营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一度长期处于中低端,近年来不少民营企业锐意进取,把握住了科技变革和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企业实现从小到大、由大到强,诸如华为、小米、腾讯、百度、阿里等一大批民营企业,站上了创新的潮头。2019年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北京芯创智董事长吴汉明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大大提振了民企科研信心。多年来,来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大型国企的科学家一直是两院院士的绝对主力。在此次增选启动之初,中国科协办公厅发文鼓励从民营企业中推选院士,表明民企科研力量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可。
    发挥自身优势,坚守创新生命线。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背景下,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皆是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与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中进行的。在生存与发展的本能驱动下,民营企业对市场变化和技术进步敏感,具有灵活、效率高、包袱轻的机制优势,在科技创新中具有特殊的活力。据统计数据,在我国现有超18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83%,创造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可见,民营企业正在成为中国推动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民营企业家也认识到,自主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爬坡过坎、发展壮大的根本。2019年,研发费用排名前四的民营企业其经费均超过100亿元,彰显了以真金白银求取技术创新的决心和力度。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急需发挥好企业家精神与科学家精神的双引领作用,让创新活力充分迸发,让市场源泉充分涌流,让创新动力更加澎湃,大力激发民营企业的科研创新热情,让民营企业的科研力量各有擅场,鼓励更多人才参与构建战略科技发展格局,从而凝聚起建设科技强国的磅礴力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