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06-18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大数据赋能 |
便利蜂从源头把控浪费关 |
|
作者:
■黄涛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015 |
|
|
|
|
|
|
“我们在反食品浪费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体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数字化’管理和运营。”近日,便利蜂相关负责人在“转型——亚洲区域政策宣传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对话会上如是表示。 据悉,该项目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实施,旨在加强区域、次区域和国家层面对话,重点关注有助于绿色增长的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政策,及亚洲国家的减贫问题。 便利蜂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反对食品浪费方面,从源头上,便利蜂就通过“数字化”进行了精准把控,反应到门店端,就是“进行精确订货”。 此前,便利蜂方面曾公开介绍,其超过保质期未售卖的食品量是非常少的,“这得益于便利蜂对门店商品进货数量的强把控和对需求的精准预测”。 “基于大数据,便利蜂构建了整套自动化系统,该系统可以获知单店单个商品每天、每周、每月的走势,并计算出每个商品第二天能售出多少,再根据周边消费特征、未来天气等维度自行修正,并向总部下单。”他说,这提升了商品的销量、降低了食品的浪费。 他进一步解释,同时,通过工厂生产、物流运输、门店销售各个环节的数字化管控,在确保食品质量和口感的前提下,通过整体改善,实现食品的长鲜度管理,“便利蜂产品需通过线上线下调研、心愿单等形式向消费者搜集反馈意见,这些意见将以数据形式反馈到自有工厂,并在第一时间得到调整”。 “依托数字化,我们始终坚持和消费者共造美食,打造了投入市场——反馈——调整——再投入市场——再反馈——再调整——再再投入市场的闭环。”上述负责人说。 针对短保食品,便利蜂引入了类似航空公司打折机票这样的模式,“像机票打折一样对面包等鲜食产品进行打折”。 “这是实时变价,也是系统自动调节,无须人工介入。”他表示,短保商品变价非常频繁,会在临近保质期之前不断降价,“每天晚上8点半之后,有大量优惠的便当、饭团、三明治、甜点,我们鼓励大家购买。此外,便利蜂把便当的条形码换成了二维码,在销售端,二维码失效就意味着便当过了保质期,无法结账。” 据了解,便利蜂还在运营模式上进行创新,引入了“特价商品”单独或双货架,以避免临期产品出现浪费,而通过相对低价,该货架的商品也吸引了包括“Z世代”在内的各消费群体。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打通供应链上下游、借助由数据运营的系统,在多个环节上实现改善,构成与商业模式协调一致、可持续的绿色便利店系统。”便利蜂相关负责人说。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