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1-06-17
2021-06-17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以网络安全建设护航网络强国战略

作者: ■姜珊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463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对一个国家很多领域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新时代建设网络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极大提升了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也成为大国博弈的战略重点。与此同时,当前我国面临的网络安全形势愈加复杂严峻。一方面,世界范围的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并逐渐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传导渗透,重大网络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我国网络安全保障体系还不完善,网络社会“失范”行为时有发生,网络安全风险和防护能力不足的矛盾加剧。
    “肯取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为我国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保驾护航。
    推动核心技术突破,夯实安全基石。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我们要掌握我国互联网发展主动权,保障互联网安全、国家安全,就必须突破核心技术这个难题,争取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实现“弯道超车”。因此,在贯彻落实网络强国战略过程中,我们既需要为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为信息领域核心技术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激发和释放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又要在政府引导和市场参与的共同努力下,加强网络安全产业、人才、学科等建设,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参与到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之中,加快推进关键信息技术国产化替代进程。
    提升管网治网水平,筑牢安全防线。近年来,我国网络安全法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在实践中,依然存在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不完善、与执法工作实际需要不适应等问题。为进一步筑牢网络安全防线,要以《网络安全法》为核心,加强网络安全工作的顶层设计,构建有效的管网、办网、用网的网络治理体系。一方面,要针对用户数据安全、网络诽谤敲诈等网络安全监管薄弱环节,在完善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打击网络犯罪等方面不断加快立法进程;另一方面,要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深入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监督管理,依法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切实维护国家网络安全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强化国际交流合作,凝聚安全共识。如今,由于互联网的高度开放性,网络安全已成为一项全球性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置身事外,维护网络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维护网络主权和发展利益的共识。中国是世界网络安全的有力维护者和推动者,要着眼各国共同安全利益,着力推动制定各方普遍接受的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完善网络安全对话沟通机制,积极开展双边、多边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增强网络领域国家间互信;积极开展网络安全合作,防范网络犯罪,有效应对网络恐怖主义、网络犯罪、网络诈骗等跨国性难题;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更好服务世界各国人民。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网络强国建设砥砺奋进实现重点突破的关键五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努力提升网络安全工作能力水平,着力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不断开创网络强国建设新局面,让互联网真正造福亿万人民。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