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06-10 第07版:七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四建四强”让党旗在商会高高飘扬 |
——南京市溧水区石湫街道商会党建工作纪实 |
作者:
■本报记者庄道秋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3353 |
|
|
|
|
|
|
石湫街道位于南京市溧水区西南部,地处苏皖两省交界,素有“刀具之乡,铁画之源”的美誉。如今,已形成冶金设备、成套屠宰设备、五金(防爆)工具、刀具、锻件等6大类特色产业集群。 石湫商会成立于1995年,2013年更名为石湫街道商会,2019年4月成立商会党支部,现有296家会员企业。在石湫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在上级工商联的指导下,商会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先后荣获南京市工商联“四好示范”商会、江苏省工商联“四好”商会等荣誉。 围绕商会党建工作,石湫的做法是通过“四建四强”让党旗在商会高高飘扬。 建支部 强堡垒 凝聚思想共识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党组织就是一个战斗堡垒,唯有充分发挥出党员的战斗作用,发挥出党组织的堡垒作用,才能让会员的利益得到最大维护,才能让商会各项工作得到有力、有序推进。 重视党建规范。石湫街道商会党支部现有党员5名,专职党支部副书记1名。商会将党建工作写入商会章程,按照《南京市工商联所属商会加强党的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全市工商联所属商会党建工作示范点建设细则》《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等有关要求规定开展工作,切实把商会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重视思想引领。商会党支部定期开展组织生活,保证“三会一课”活动正常开展。组织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努力使党建、经营“两不误”“两促进”,打造商会党支部红色阵地,建成党员之家。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党员进行思想政治体检,不断叩问初心、守护初心,不断坚守使命、担当使命,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把初心和使命变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原动力。同时,精心组织形式多样的红色教育,商会党支部全体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前往遵义、重庆、淮安等地进行红色主题教育,牢记初心使命,筑牢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共识。 重视队伍建设。抓好党支部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商会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商会专职党支部副书记李企孝,是一位有着35年党龄、11年党支部书记经验的优秀党员,自从担任商会党支部专职副书记以来,各项工作开展得风生水起。商会党支部一方面积极发展新党员,另一方面严格按照组织要求进行政审把关。近两年,商会发展了2名党员,4名入党积极分子。 建联盟 强引领 壮大“红色朋友圈” 党建联盟是创新商会党建模式、整合各方资源、发挥各方优势、强化为会员服务的积极探索。商会党建联盟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助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建组织联盟。石湫商会党支部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党组织优势,率先建起了“1+N”党建联盟,其中“1”指石湫商会党支部,“N”指党建联盟有关单位。党建联盟旨在发挥商会优势,建立并深化与相关单位部门的合作,助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如今,石湫商会党支部已经与街道企服中心、江苏第二师范、14个村(社区)建立起了党建联盟。 建学习联盟。作为一个街道商会,面临着党员不多、党建资源不足,导致了党建氛围不浓、党员活动效果不好的现象。面对这一情况,商会党支部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注重实效”的原则,与党建联盟单位深入实施“互联共促”提升行动,破解商会党建难题,以政治理论共学、优势资源共享、实践活动共办、党员队伍共建、中心工作共推等“五共”为抓手,通过联办活动载体、联动工作经验、联盟解决问题等,形成了党组织“抱团作战、齐头并进”的工作机制。 建工作联盟。各联盟单位以联盟走亲的形式,加强互访,互相借鉴,一起现场观摩、学习典型,共同探讨党建方面存在的问题,交流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共享党建工作信息,共同提高党建工作水平。石湫街道党工委书记樊斌这样评价商会党建工作:商会积极探索党的建设,将党建工作与商会工作有效融合,当好党委和政府的助手、助力行业发展的推手、服务企业发展的帮手,取得了显著成效。 建舞台 强作为 助力发展高质量 商会虽小,舞台却大。其核心关键在有为才能有位。 建教育基地。横山人民抗日斗争纪念馆位于石湫镇横山村,这是一片红色的热土,在苏南抗战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抗日战争时期,横山抗日根据地包括江苏省的江宁县、溧水县和安徽省的当涂县、马鞍山市的各一部分,当时的江、当、溧县委就位于横山村的胡家店。石湫商会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在横山人民抗日斗争纪念馆挂牌成立“南京市溧水区石湫街道商会党支部红色教育基地”,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活教材”作用,让广大党员和会员接受精神洗礼,从而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建特色项目。从脱贫攻坚的万企联万村到乡村振兴的万企兴万村,石湫商会都是一马当先。今年4月29日,“石里春华、梦玫以湫”2021年第七届环山河·南京玫瑰节活动拉开帷幕,中央电视台进行宣传报道。如今,这朵“玫瑰”,既是石湫街道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张闪亮名片,也是溧水区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链,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品牌。九荷塘是溧水地区目前观赏荷品种最多,面积最大,最具乡土气息的观荷点。一进九荷塘,如同走进了荷花的世界,满眼的碧波荡漾。这两个项目都是石湫商会会员运营的,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商会都是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此外,商会助力会员企业“走出去、请进来”,在中非共和国代表团来南京玫瑰园考察、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采购商等活动中,为会员企业积极做好协调沟通和服务跟踪工作。 建合作桥梁。商会积极利用微信群,定期发布相关政策文件,结合企业经营发展最新政策要求,每季度邀请商务、科技、税务、公安等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政策辅导,举办惠企政策宣讲暨银企对接会,为企业排忧解难。利用石湫地理位置特点,与马鞍山市博望区、花山区签订友好商会协议书,为推动两地经贸交流协作搭建合作平台。 建品牌 树形象 共建共治促和谐 商会无大小,关键在品牌。商会活动的规模大小、人数多少、经费多寡、主题新旧等固然重要,但活动的频率、质量和效果,则起到关键作用。频率解决的是“存在感”,质量解决的是“认同感”,效果解决的是“成就感”。 建助学品牌。“金秋助学”活动已经成为石湫商会的一个品牌活动。商会每年夏季组织开展,累计资助贫困学生60余名,仅2020年8月就资助爱心助学金总额达15万余元。去年8月,溧水区统一战线“金秋爱心助学”活动启动仪式暨石湫街道专场活动隆重举行。 建责任品牌。每年春节,商会开展“迎新春送温暖”光彩事业活动,为辖区各村社困难户家庭送去慰问金。仅2021年1月,街道商会就慰问10户困难户家庭,送去慰问金共计3.2万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商会党支部第一时间号召党员和会员积极行动起来,鼓励会员以多种方式献爱心、抗疫情。据不完全统计,石湫商会会员通过各种渠道、不同方式捐资捐物,累计向慈善总会捐款110万元。疫情平稳后,街道商会积极组织会员单位复工复产,为辖区内复工复产企业送去2万只医用外科口罩、115桶消毒液、23箱洗手液等各种防疫物资59万元。去年防汛期间,会员企业捐赠物资5万多元,慰问一线防汛工作人员。 建综合品牌。石湫街道商会多年来一直坚持组织无偿献血活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营造乐于奉献的良好社会风尚。每一次商会都动员会员单位职工踊跃参与,其中有的人已是连续多次参加献血。大家纷纷表示,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血液点燃更多希望。紧跟社会热点与民生关切,引导会员企业积极响应所在社区号召,积极融入区域发展稳定大局。 李企孝告诉记者,峥嵘岁月百年史,不忘初心砥砺行。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石湫商会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建党100周年交上一份优秀答卷,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建设“文艺科教新城、幸福活力石湫”作出积极贡献。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