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1-05-21
2021-05-21 第07版:七版 【字体】大 |默认 |

工行数字化服务智慧政务

作者: ■董潇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066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不断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服务效率。工商银行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优势,携手各级政府部门,深度参与智慧政务建设,积极融入政务互联网,共建金融与政务紧密融合的“数字共同体”,为政府数字化转型积极贡献“工行智慧”。
    依托领先的科技优势和深厚的客户基础,工商银行围绕服务渠道和垂直领域建设,打造了“1+N”立体的智慧政务产品体系,全方位赋能政务服务各领域,通过数字金融服务助力数字政府建设。
    一是构建“互联网+网点”政务服务模式,提高政务服务能力。工商银行结合各地政府实际需要,深度参与“互联网+政务”门户建设,通过门户与当地各厅局系统对接,实现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事项应上尽上;通过运用生物识别、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提升客户体验和信息安全性,在极大方便人民群众办事的同时,提升政务服务公信力。
    二是深化垂直政务领域合作,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在财政领域,工行推出工银e政务综合服务平台,面向财政预算单位提供各类金融和行业服务的一站式办理。在社保领域,搭建工银e社保综合服务平台,依托银行服务渠道,为各级社保机构、参保单位、参保个人等提供社保费收缴、社保待遇直发、电子社保卡签发等一站式服务,实现“政通、民享、企达”。
    工商银行将金融科技能力运用到政务信息化建设中,提高政务服务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是打通政务信息孤岛,大幅提升民生服务效率。工行加强与G端政府部门互联互通,在财政、社保、住房等领域,通过直通式处理,提升服务群众和企业能力的水平,降低业务风险,切实落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民生服务要求。在财政领域,积极参与财政部代理财政收付电子化改革顶层设计,“电子化+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双管齐下推进财政电子化改革。对于可直连地区,通过电子化对接实现财政资金高效、快捷、安全地支付,对于尚不能直连地区,创新运用RPA解决财政与银行之间系统断点,提升支付效率和资金安全。
    二是运用新技术能力,促进政务服务的智慧化转型。工行积极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强化政务服务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工行贯彻“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运用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实现刷脸就能办事和开口就能办事,实现政务服务智能推荐、千人千面,提供定制化服务,推动电子证照共享复用。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