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1-05-20
2021-05-20 第06版:六版 【字体】大 |默认 |

南京市江宁区商会探路纠纷调解机制

作者: ■薛琼本报记者庄道秋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780
    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商会分中心和禄口街道商会分中心的挂牌,是南京市江宁区充分发挥商会调解化解民营经济领域纠纷的制度优势,为营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为区域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将纠纷"化干戈为玉帛"的具体体现
    日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商会调解中心两家分中心——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商会分中心和禄口街道商会分中心正式挂牌。这是南京市江宁区充分发挥商会调解化解民营经济领域纠纷的制度优势,为营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为区域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将纠纷“化干戈为玉帛”的具体体现。
解纷实现闭环企业吃下“安心丸”
    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南京市发展环境最优、产业竞争力最强、产城融合度最高的开发区,2020年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六,营商环境评价在江苏全省12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中位列第一。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商会专门针对商会调解中心,从优先选择商会调解中心化解纠纷、积极加入商会特邀调解员队伍、积极参加“企业进法院”活动、强化法律服务联盟建设等四个方面向全体会员单位发出倡议。
    据了解,商会调解中心聘请熟悉企业经营管理和商会运行、有行业影响和威望的企业经营者、商会法律顾问、工会代表等专、兼职调解员36名。此外,商会调解中心从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协会建立的律师调解员名册中积极吸纳优秀律师15名。
    同时,商会调解中心持续探索商会人民调解的工作体制机制,将多元化解工作主动融入党委政府主导的社会治理体制,纵深推进“两个一站式建设”,通过诉前分流化解、诉中委托调解、执行委托和解等路径不断提升商会调解的工作职能、强化商会调解纠纷化解功能。对于当事人申请确认调解协议效力的,商会调解中心将材料一并移交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进行审查。在立案登记后委托商会调解中心进行调解达成协议的,当事人申请出具调解书或者撤回起诉的,由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及时审查并制作民事调解书或者裁定书。对调解不成的纠纷,依法导入诉讼程序,切实维护当事人的诉权。
共建共治共享优化社会治理格局
    为提升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水平,商会调解中心完善信息互通和数据共享,建立相关信息和纠纷处理的工作台账,通过挖掘分析数据,研判纠纷类型特点、规律和问题,更好地推进商会调解、做好纠纷预防提供数据支撑。通过广泛运用互联网、5G等现代化信息手段,共享案件信息、整合调解资源、在线化解纠纷、分析评估成效,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式的矛盾纠纷化解网络体系。
    商会调解中心定期或不定期在会员企业进行矛盾纠纷的排查,发现风险隐患及时化解,从源头预防纠纷矛盾的发生,降低企业成本,促进企业发展。通过引导市场主体强化规则意识、规范市场行为,促进市场诚信,不断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
    同时,商会调解中心积极延伸工作职能,在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商会分中心设置税务咨询点,为企业提供税务指导,后续将积极对接金融纠纷多元化解、行政审批咨询等企业关注事项延伸相应职能,以一站式诉源治理的方式为企业纾危解困。同时,商会调解中心联合各商会常态化开展庭审观摩活动和法律培训指导活动,努力将该中心建设成为多元解纷的调解平台和普法讲法的宣传平台。
    迎接新起点迈向新征程
    从2020年成立以来,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商会调解中心的调解员们共调解涉及合同类、劳动争议类等各类涉企纠纷387件,其中调解成功156件,总标的额近3000万元,为企业节省诉讼费用60余万元,切实减轻了企业诉讼负担,大大缩短了诉讼处理周期,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
    在最新成立的两家分中心中,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商会分中心有80余家商会企业加入,禄口街道商会分中心有200余家商会企业加入,涉及软件、半导体、通讯、环保、节能、医药、房产、服装、食品、物流等行业。
    海阔任潮涌,风劲好扬帆。商会调解分中心的建立,是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进一步运用法治手段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助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一步。未来,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将以商会人民调解作为多元解纷工作的切入点、发力点,在司法为民的征程中满帆远航、行稳致远,为谱写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新的篇章,推动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优质的司法服务。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