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05-17 第08版:八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永川民企纠纷调委会获全国模范称号 |
|
|
|
|
|
|
近期,司法部印发《关于表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模范人民调解员的决定》,全国工商联系统有5家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和5名个人获得2020年度“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其中,重庆市永川区民营企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成重庆地区唯一上榜单位。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服务民营企业工作能力,提升法律服务保障营商环境水平,2019年3月,经重庆市永川区民营经济促进委员会批准,永川区工商联、永川区司法局在重庆市率先设立了永川区民营企业纠纷调解中心,该中心是为企业量身定做的专业化法律服务平台,成立以来,共受理纠纷731件,调解731件,调解成功727件,调解成功率99%,涉及121家民营企业,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76亿元,引入司法确认604件,走出了一条优化营商环境的“永川样板”。 该中心通过“搭好组织架构,确保运转制度化;配强服务团队,确保服务专业化;建好工作机制,确保服务精准化”等手段来强化服务,建强优化营商环境主阵地。 该中心主任由永川区工商联主要领导担任,副主任由区工商联、区司法局分管领导担任。在下设的民营企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中,任命区级相关行政执法部门负责人和各律师事务所主任为调委会成员。为了提高诉调对接效率,中心创新建立了派驻法官制度,区法院高新区法庭两名法官常年派驻中心,区司法局还指派专人担任联络指导员,为中心有效运转提供有效服务。 立足服务服务专业化,中心下设调委会聘请了3名具有法律执业资格的专业人士担任专职调解员,采取“律师+人民调解”模式,律师事务所主任作为中心调委会成员,中心组织他们积极开展“三进”(进中心、进企业、进疑难案件)活动,为企业提供专业化法律服务。 为确保民营企业纠纷调解中心高效运行,制发了《永川区民营企业纠纷调解中心运行规范》等制度性文件,配套建立了定期排查、受理登记制度、分流指派制度、联动联调制度、限期办结报告、联席会议制度,中心坚持“大排查、早调解、优环境、护稳定”的工作方针,探索出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复议调解、仲裁调解“五调联动”工作法,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 与此同时,中心在“及时精准排查研判,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动态管理;推进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完善矛盾纠纷化解移转衔接”等方面热情服务,打好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 建立了“疫情期间企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台账”中心及时与各园区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做到了矛盾类型清、基本情况清、牵头部门清、责任人清和化解时限清“五清”标准,并设专人负责对台账进行实时管理,确保台账内容更新及时、准确。 该中心积极完善诉调对接模式,创新调解方法和机制,对简易纠纷直接化解,对重大疑难纠纷,采取及时报告制度,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合力攻坚解决,确保矛盾不激化、影响不扩大,最大限度提高纠纷调处效率。 此外,中心在细心服务,树立优化营商环境好形象上,着力深化认识、提高站位,广泛宣传、良性互动,营造环境、提升服务。 该中心组织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全区“学讲话”“大讨论”“找标杆”“实体验”等活动,凝聚起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的强大思想共识。 该中心通过向企业发放《致民营企业的一封信》和服务联系卡,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使企业全面了解中心服务内容。同时,积极听取企业对中心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中心及时发现服务工作的难点和不足,及时加以改进。为进一步方便企业来访和开展调解工作,更好地提速服务效率,该中心根据服务内容还对办公场所进行了功能设置,为企业来访营造了良好的办事环境。(刘雨丹整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