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1-05-14
2021-05-14 第07版:七版 【字体】大 |默认 |

未来五年理财规模增速或达17%

光大银行报告:主要得益于银行将大力发展零售和财富管理业务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677
    日前,光大银行与波士顿咨询公司联合发布的报告估测,未来5年理财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25.86万亿元增长至2025年末的53.7万亿元,期间增速可达到年化17%左右。
    【本报综合讯】存量产品处置与新产品发行并行的2020年,国内银行理财市场规模达到了25.86万亿元,同比增长7%。随着产品净值化转型推进,理财规模还会快速增长吗?日前,光大银行与波士顿咨询公司联合发布的《中国资产管理市场2020》(下称《报告》)估测,未来5年理财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25.86万亿元增长至2025年末的53.7万亿元,期间增速可达到年化17%左右。
    回顾中国理财市场近10年来的发展历程,自2008年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开始,理财市场进入爆发式增长期,彼时的银行理财刚兑文化叠加预期收益,属于类存款产品,深受银行储蓄客户喜爱,理财规模从2009年的1.7万亿元狂飙至2017年的29.5万亿元,影子银行特征明显。自2017年开始,监管部门开始加强对此类产品的规范管理,出台相关制度,银行理财由狂飙期进入整改调整期,规模由2017年末的29.5万亿元下降至2018年末的22万亿元,后又回升至2019年末的24.2万亿元、2020年的25.9万亿元。
    为什么预测未来5年银行理财会快速增长?《报告》称,主要得益于五大方面:一是银行将大力发展零售和财富管理业务,母行零售和高净值客户将快速增长;二是银行大力发展交易银行业务趋势下,母行公司客户会快速增长;三是随着互联网平台等外部渠道的逐步放开,理财子公司将有可能获取银行体系外的潜在客户;四是养老金投资管理资格的进一步发放,以及机构委外业务的发展,理财子公司将增加来自机构客户的管理规模;五是随着银行理财产品逐步丰富,将获取更高的客户钱包份额。
    从客户类型来看,目前银行理财的购买主力还是个人投资者。《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大众零售与高净值客户持有的理财产品占比分别为65%和25%,两者合计占比达到90%;同业理财近几年持续压降,仅占2%;企业客户趋于稳定,占比在8%左右。
    不过,《报告》认为,未来银行理财的客户将呈现多样化。首先,商业银行拥有大量对公客群资源,且公司客户对净值型产品的需求和接受程度正在提升。同时,理财产品可以赋能母行服务对公客户,双方协同待开发的对公客户市场巨大。
    其次,理财公司转型后具备规范拓展养老客户的客观条件:一方面,理财公司在投资端具有丰富的固收及大类资产投资配置经验、低波动的投资风格偏好特征及严格的风控流程,与养老资金需求匹配;另一方面,理财公司普惠性的定位与养老金融契合,拥有信任度高和品牌优势。
    “无论是零售、对公还是机构类客户,理财子公司最重要的优势是母行协同。因此,内部协同和场景建设将是银行理财子公司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报告》认为。
    出席发布会的建信理财总裁谢国旺亦表示,作为银行的全资理财子公司,如何契合母行和银行客户需求,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最近两年我们关注到,我们的客户其实悄悄发生着很多变化,比如说原来很多做房地产的客户已经在悄悄往实业转型,而且转得非常实。所以我们不用追太多风口,把自己的客户真正研究透,跟着客户转型,是我们最应该做的。”谢国旺说。
    从渠道拓展而言,2020年对理财子公司来说喜忧参半:一方面监管未允许理财子公司产品通过互联网平台代销;另一方面是各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纷纷走出家门,相互代销加速。
    光大银行资管部总经理、光大理财总经理潘东表示,未来理财子公司将从多个方向拓展外部渠道:一是加速开拓他行代销,目前光大理财已经和十家外部银行渠道建立代销合作;二是探索建立自有渠道,目前理财公司的自建平台(官网、微信公众号)主要是做品牌宣传,尚未打通销售功能,但多家机构表示将会通过建设App建立线上直销渠道;三是期盼互联网渠道开放,虽然理财公司产品“暂别”第三方互联网平台,但以后随着行业转型发展成熟,销售机构范围扩展是大势所趋。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