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05-12 第01版:一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发布 |
我国人口保持继续增长 全国人口达141178万人 |
|
|
|
|
|
【据新华社北京11日电】11日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当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全国人口是指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 普查结果表明,性别结构得到改善。总人口性别比为105.1,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105.2相比基本持平,略有降低。从出生人口看,出生人口性别比2020年为111.3,较2010年降低了6.8,逐渐趋向正常水平。 人口素质不断提升。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的9.08年提高至9.91年。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的9.67年提高至10.75年,文盲率从2010年的4.08%下降为2.67%。 人口流动依然活跃,人口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不一致的现象已相当普遍,2020年我国人户分离人口达到4.93亿人,约占总人口的35%。其中,流动人口3.76亿人,十年间增长了将近70%。 普查结果还显示,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8.8亿人,劳动力人口资源仍然充沛。 宁吉喆表示,十年来,我国人口总量持续增长,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质量稳步提升,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人口结构调整变化,性别结构改善。人口流动集聚的趋势更加明显,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 据介绍,今后我国人口增速将继续放缓,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口总量会保持在14亿人以上。 (魏玉坤邹多为) >>新华热评 算清"人口账 "下好"发展棋" 广受关注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11日公布,人口总量、生育率、年龄结构等热点数据逐一揭晓。算清“人口账”有助于准确把握我国当前人口发展变化的趋势,辩证看待人口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更能为今后高质量发展布棋落子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当前我国全国总人口14亿多、劳动年龄人口为8.8亿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的9.67年提高至目前的10.75年……这些最新数据表明,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将长期存在,一支高素质的劳动者大军依然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大优势之一。 然而也要看到,人口结构中挑战与机遇并存。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劳动年龄人口逐年缓慢减少、人口与资源环境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等,这些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如何将“人口红利”尽快转化为“人才红利”、如何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如何处理好不断增大的就业压力、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这都是未来需要持续关注的重点。 人口问题是一个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辩证看待人口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科学制定应对措施,进一步优化和提升人口结构和素质,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邹多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