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05-11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上市后水滴如何前行 |
打造“保险+健康服务”生态圈 |
作者:
■本报记者郭钇杉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325 |
|
|
|
|
|
|
2016年,美团外卖联合创始人沈鹏离职创办水滴。成立以来,先后获得了来自腾讯、美团、IDG、高榕等知名机构的投资。 5年后,水滴公司迎来IPO。5月7日晚,保险和健康服务科技平台水滴公司登陆美国纽交所IPO,发行价为每股12美元。但上市首日并未迎来大涨,截至收盘报9.7美元/股,跌幅19.17%,市值为38.23亿美元。 在上市敲钟仪式现场,水滴公司创始人兼CEO沈鹏直言,希望未来10年能打造出中国版的联合健康集团。水滴公司联合创始人、保险保障事业群总经理杨光也表示:“公司更多关注长期发展,第一天的表现并不代表后续的表现,短期价格波动并不会对公司产生很多影响。” 不过,水滴公司IPO首日开盘即破发仍是没有给投资者更强的信心,此外,还存在“公益”与“商业”之间的争议潜在风险。 水滴公司目前主要有两块业务,网络大病求助平台“水滴筹”和健康险科技平台“水滴保”,通过整合的商业模式为用户提供跨越病前保障和病后支持的解决方案。 水滴保险商城作为保险中介平台,代理销售保险的收入是其营收的主要来源。2020年水滴公司净收入30.28亿元,同比增长100.4%;其中佣金收入26.95亿元,收入占比89.1%。据介绍,水滴保和62家保险公司合作,用科技助推普惠保险,为下沉市场用户提供保险产品和从承保到理赔等全流程的保险服务。 以2020年健康险和寿险的保费规模看,水滴2020年实现超过144亿元的首年保费(FYP),截至2020年12月31日,累计服务保险用户7940万人。 在水滴看来,大健康和医疗服务市场有着巨大机遇。招股书中,水滴公司引用艾瑞咨询的数据:2019年,中国医疗保健总支出达到7万亿元,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11.4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0.2%。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在医疗保障方面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充分满足,缺口高达数万亿。中国的保险渗透率和保险密度仍远低于发达国家。在当下的国内保险业格局中,健康险无疑处于“C位”,寿险和健康险已经成为保险市场主要增长动力。2014年以来,一系列监管政策相继出台,旨在从多个维度推动商业健康险发展,过去数年健康险保费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2020年健康险保费同比增长15.66%。 沈鹏认为,水滴本质上还是一个健康保障平台,健康险只是一个开始,也是水滴未来的入口,后续水滴会不断地扩大保险产品和健康服务的供给。 去年下半年开始,依托于在筹、保险等业务的用户积累,水滴开始向药品和健康管理领域拓展,陆续试水“水滴健康”和“水滴好药付”等业务,水滴健康为健康体和带病体提供互联网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水滴好药付则主要为带病体提供保险创新支付和健康管理等服务。 在未来战略上,水滴公司表示,目标是打造一个“保险+健康服务”的生态圈,进一步扩大用户覆盖面和参与度,投资于数据分析和技术基础设施,深化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关系,打通各种医疗支付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广泛的医疗健康服务选择。 上市只是一个开始,水滴公司多次描绘的“保险+健康”生态圈能否形成闭环,未来的路如何走,仍需拭目以待。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