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1-04-29
2021-04-29 第08版:八版 【字体】大 |默认 |

“螺蛳壳里办起大道场”

齐齐哈尔市徽商商会办会有创新

作者: ■徐联茂本报记者刘洁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674

    作为一个异地商会,在北国鹤城,齐齐哈尔市徽商商会(下称徽商商会)独特的办会模式使得会务活动精彩纷呈,被当地人形象比喻成“螺蛳壳里办起大道场”。独特的办会模式,有力地促进了“两个健康”,有效地推进了商会的高质量发展——2021年1月,商会成为齐齐哈尔市异地商会第一家全国“四好”商会。
创建首个“国防教育基地”
    从成立之初,徽商商会年年“八一”前夕都要开展爱国拥军活动,活动得到广大会员的普遍支持,“活动怎么搞,都是单向的,能不能更进一步把拥军活动从对人民子弟兵的朴素感情提升到对国防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和民营企业发展关系、强军与富国关系的深刻认识层面?”在这样的背景下,徽商商会党支部决定从2017年起,把开展国防教育纳入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
    2017年7月28日,商会党支部书记江后要带领由16人组成的“八一拥军慰问团”走进空军某旅驻昂昂溪雷达站,与部队官兵欢庆一堂庆祝建军90周年的同时,还与基地官兵达成一致:共建爱国拥军共同体,基地帮助商会开展国防教育。由于课题选择科学、缜密,教育形式独特、新颖,引起了会员的关注,同时,也吸引了非会员的注意力。
    2018年7月26日,会长付厚文带着由23名会员组成的“八一拥军慰问团”再赴雷达站慰问,与该站联合举行了“国防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并举办了一声别开生面的“纪念雷达站建站50周年、徽商商会挂牌5周年‘唱响强军富国梦’联欢晚会”。一阵阵欢歌笑语,一次次雷鸣掌声,把“国防教育基地”揭牌仪式推向高潮。
    商会建成的“国防教育基地”,成为不多见的全国民间社会组织建立的国防教育基地,黑龙江、安徽两地政府给予了高度评价。
既要“民主管理”也要“依法治理”
    在管理制度上,齐齐哈尔市徽商商会创造性提出了“民主管理”与“依法治理”共治的管理模式。
    根据商会一届四次理事会通过的《会议制度与议事制度》《财务管理与收支公示制度》,商会建立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机制。2014年5月,商会又在全市民间社会组织先人一步地推行会长值班制,按月安排1名副会长轮值,协助会长、执行会长处理当月包括财务收支在内的日常事务。这项制度的施行,杜绝了民间社会组织普遍存在的“决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话”“花钱一支笔”问题,切实做到了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2017年5月,商会党支部组织部分骨干会员召开亲清政商关系座谈会,少数会员在谈及以往处理义利、是非、情法、得失关系时过于任性,对个人在执行民主决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不负责的态度“绕道走”“踢皮球”,推卸责任,暴露出弱点。“一班人”感悟到:作为依赖道德约束进行民主治理的自律组织,制衡程度有限,需要聚合“法治”力量为“民主”保驾护航,由此,党支部把“法治徽商”建设纳入2018年办事日程。
    2018年6月28日,商会在市工商联所属商会系统率先启动“法治建设年”活动,仪式上,他们以一家会员企业“财产被占案”为活教材,组织30多名会员与齐齐哈尔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法治进商会”法治宣讲团法律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质疑甚至展开激烈争辩,通过法律专家的剖析、判研,最后提出了此案最佳解决方案,还结合其它经济典型案例和商会民主治理状况“以案说法”,收到了出人意料的奇效。
    随着“法治建设年”深入推进,“法治徽商”建设收到明显实效。“民主管理”与“依法治理”齐头并进,互相促进,相得益彰,有效地巩固了民主管理成果、推进了依法治理进程。
打造“徽二代”的创业平台
    近年来,受国家创业创新优惠政策的感召,一批徽商青年投身创业创新之中,同时,由于部分第一代徽商民营企业家开始交接班,“徽二代”已成为商会的新生力量。在此背景下,商会针对他们的特点,着力引导、服务,多措并举激励徽商青年企业家接续奋斗。
    2018年11月,商会成立了徽二代专门工作委员会,并摸清了底数:全市共有45岁以下的徽商青年企业家36家(其中入会的会员企业31家),在齐市有经济实体、45岁以下的皖籍个体经营者72名(其中入会的个人会员41人)……商会为这些人建档立卡,明确规定专委会在党支部领导下开展活动,主抓商会青年工作。同时,选举产生了专委会主任、副主任,明确了职能职责,正副主任进行了分工,压实了主体责任。
    2019年3月,专委会开展“十佳”评选活动,杰出鹤城徽商青年企业家和优秀鹤城徽商青年企业家各5人。4月30日,商会党支部组织22名青年会员集会,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青年徽商企业家通过会成长分享,相互激励,相互支持,共同约定要树立远大理想,勇于砥砺奋斗,弘扬五四精神,切实提高自身素养,练就建设祖国、报效人民的过硬本领。
    几年来,商会党支部通过组织年轻企业家在“国防教育基地”进行一次国防教育,走进省级国防教育基地参观、探秘、体验等形式,了解兵工,了解国防,开展了弘扬军工精神的国防教育,提升年轻企业家的爱国情怀。
    服务职能“大小兼顾”
    会员是商会的血液,不仅关乎商会的生存问题,也关乎商会能否正常“运转”的发展问题。商会建立初期,由于会员入会门槛过高,会员发展一直处于缓慢状态。2018年底,商会修订了《会员入会标准》,一方面打破常规,只要认同商会《章程》,徽商企业“块头”不再是入会唯一标准;另一方面敞开大门,多渠道吸纳新会员。精准施策,破解了会员发展瓶颈,使会员队伍近两年以年均增长率6.7%的速度壮大起来,截至2020年底,会员总数达309家(个),其中,企业会员106家、个人会员203个。
    商会还创新联络服务方法:会长、书记、执行会长在同副会长、理事保持徽信、电话联络沟通的前提下,要求每年实地走访30%以上的副会长、理事单位和40%的普通会员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倾听会员呼声;当月轮值会长走访3-5家普通会员企业或个人会员,了解他们的经营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向会领导反馈。联络服务常态化,不仅厚植了乡情基因,密织了乡情纽带,而且大大提高了会长班子和秘书处在会员中的整体威信。
    成立8年来,商会从细微处入手,从点滴处发力,尽力打造一个“家”。商务写作人才匮乏这一不争的事实着实给会员企业带来不小的困扰,为帮助他们走出困局,商会于2017年10月开始举办“‘咬文嚼字’徽商商会公开课”开课,专门为会员企业的商务写作人才培训工作提供服务。截至目前,“‘咬文嚼字’徽商商会公开课”共办4期,培训商务写作人才29人次、文艺创作骨干11人。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