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1-04-29
2021-04-29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紧扣“两个健康”推动工商联工作创新发展

作者: ■边谦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3756

    今年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更是咸阳市工商联系统工作的“落实年”“创新年”。我们一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扣“两个健康”工作主题,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抓住凝聚人心这个根本,奋力谱写新时代咸阳工商联工作新篇章。
    加强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建设
    加强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赋予工商联的明确职责。党的十九大以来,民营经济发展步入新时代,民营企业家面临许多新情况、新困惑,这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好这一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一定要找准民营经济人士的关注点,把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加大政治引领和思想引导力度,不断筑牢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基础。
    其一,切实加大政治引领力度。教育引导民营经济人士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党委政府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及时回应广大民营经济人士的思想关切。持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发挥党员民营企业家、民营经济代表人士的示范作用,充分调动广大民营经济人士的主观能动性,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其二,进一步加大思想引导力度。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增强自律意识,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严格规范自身言行,培养健康生活情趣,塑造良好公众形象。倡导民营经济人士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充分激发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
    深入推进工商联系统改革创新
    围绕促进“两个健康”工作主题,坚持政治建会、团结立会、服务兴会、改革强会,积极探索彰显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有机统一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不断增强工商联的凝聚力、执行力、影响力。充分发挥工商联的“五个作用”,积极探索更好发挥工商联作为民间商会(总商会)功能的有效形式,创新服务、培训和维权平台载体,加快推进“网上工商联”建设,进一步提升工作整体效能。紧紧围绕推进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充分发挥商会平台载体作用,引导商会在政治引导、经济服务、诉求反映、权益维护、诚信自律和协同参与社会治理、参与行业标准和行业政策制定中有作为、见成效,努力使商会组织覆盖民营经济发展各个行业和领域。
    全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在工商联系统倡导“亲于心、服务无距离,清于行、交往有尺度”的政商交往原则,推动建立清白纯洁、良性互动的工作关系,更好地促进咸阳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要牢固树立“亲”的意识,即各级工商联对民营经济在工作距离上要亲近、对民营企业在情感态度上要亲切、与民营经济人士在合作共事上要亲善、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上要亲为,培育形成“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政商关系。
    要坚决树立“清”的意识,即在利益诱惑上要清醒,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同民营企业家的关系要清白、纯洁,不能有贪心私心,不能以权谋私,不能搞权钱交易”;在立身处世上要清廉,要出以公心一视同仁的提供市场竞争的公平待遇,杜绝对企业的慢作为、不作为。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一,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提高工商联服务民营经济工作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一是加强调查研究,针对民营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向党委政府报告情况,反映意见建议,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二是加强沟通交流,畅通民营经济人士知情知政渠道。三是加强开放合作,把“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组织带领民营经济人士到发达地区学习考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四是加强横向联系,拓宽与各地工商联组织和商会的经贸交流和合作渠道,为民营经济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第二,突出重点,全力促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一是着力做大。要围绕产业发展政策做大,帮助企业选择适合自身实际的产业发展方向,积极支持有条件、有潜力的企业发展壮大。要围绕市场需求做大,引导民营企业家主动寻找市场,积极开拓市场,不断调整适应市场的变化;要帮助企业挖掘市场信息,开拓市场,优化市场环境,鼓励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要引导民营企业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积极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交流与合作,加大贸易推广宣传力度,不断提高企业知名度。要发挥高新区国家级创新平台作用,引导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加快发展。二是着力做优。要把发展民营经济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机结合,引导民营经济从一般加工向高端制造转变,从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化,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更加注重提高经济质量转型。要鼓励规模企业开发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市场占有率高的高科技产品,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要鼓励引导有条件的民营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合理的产权制度、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科学的管理制度,增强企业活力。
    第三,强化服务引导,推动“两个健康”全面提升。一是要把服务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和扩大民间有效投资作为工作重点。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着力推动民营企业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加快进入高质量发展轨道。二是要把引导民营企业促进共同富裕作为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内容,组织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民营企业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促进共同富裕贡献力量。三是要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在建设先进企业文化中涵养优秀企业家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个人修养,以自身良好形象带动全社会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提升。
    不断提升工商联工作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人民团体、工商联等组织要深入民营企业了解情况,积极反映企业生产经营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支持企业改革创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在新形势和新任务前,迫切需要加强工商联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工商联工作质量和水平。
    第一,要强化政治意识。政治意识是根本,要把政治意识摆在首位,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团结带领工商联系统广大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把对党绝对忠诚体现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第二,要强化创新意识。推动咸阳工商联工作不断发展的动力、活力和潜力都在创新。要突出创新引领,紧跟时代步伐,主动对标全省乃至全国先进城市,把培养创新意识与开展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要突出问题导向,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摸准实情、吃透问题,找准短板、瞄准弱项,切实拿出有针对性的办法和措施,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增创新亮点。要突出创新重点,积极适应工商联工作面临的新特点新任务新要求,紧紧围绕全国工商联、陕西省工商联,围绕咸阳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结合工作实际,找准目标定位,突出特色亮点,不断创新思路举措和方式方法,推动工商联工作创新发展。
    第三,要强化服务意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工商联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着力转变工作作风,坚持靠前服务、主动服务,去机关化、去行政化。要充分发挥自身协调服务优势,加强与政府部门的联系与合作,积极搭建常态化政企沟通、政企联动、企业融资、法律维权等服务平台,创新载体,优化服务,帮助企业解决遇到的创新难、融资难、维权难等突出问题,推动政策落实。要积极推动实施《咸阳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行动计划》,落实《咸阳市争创“零投诉”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和法制环境。要突出问题导向,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家权益。要引导民营企业家练好内功、提升自身素质,以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为统领,加大对民营企业家的教育培训力度。
    第四,要强化担当意识。强化使命和责任担当,是广大干部的本色和本分。工商联系统干部一定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大力弘扬斗争精神、奋斗精神、担当精神,坚决摒弃老好人、太平官思想,彻底打消“洗碗越多、摔碗越多”的顾虑,对标对表找差距,奋发有为补短板,将工作往深里抓、往实处做、往细处落,坚定不移地推动党中央关于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第五,要强化提升意识。要提升政治站位,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牢固树立率先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做到高起点定位、高水平推进。要提升工作标准,调整思路理念,完善工作举措,努力在民营经济领域形成有特色的工作经验。要时刻保持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压力感和危机感,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中砥砺奋进,以优异成绩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作者系陕西省咸阳市工商联副主席)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