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1-04-27
2021-04-27 第08版:八版 【字体】大 |默认 |

麦田里创设农业“新模样”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810
    【本报郑州讯】从拉面馆老板到种粮大户,再到农业合作社负责人,27岁的姜明阳在过去5年多换了3次身份,终于在麦田里找到人生“奋斗目标”。如今,他通过订单农业,引导乡亲们把长期以来的“普通小麦田”发展成高效益的“高筋小麦田”,不仅帮助群众增了收,也在麦田里创设着年轻人对农业憧憬的“新模样”。
    据了解,种地本不在姜明阳的规划内,“家里都是长辈在种地,年轻人都出去了。”但相对高价的高筋面粉让姜明阳产生了兴趣。自家地不够,他向亲戚“借”了50多亩地尝试种植高筋小麦,将粮食出售给面粉厂。“每斤收购价比普通小麦贵2毛钱呢。”他说。
    尝到甜头,原本只想当好拉面馆“小老板”的姜明阳开始慢慢将事业重心转向“种地”。然而,乡亲们质疑声一片:“卖的价格高,产量肯定低”“经验不足的‘90后’”“净搞些不靠谱的事”……但姜明阳相信,“时间能证明一切”。
    他干给乡亲们看,先是自己流转了500多亩地,将每年50多万斤的收成销售给面粉厂,一年净利润达到30多万元。凭借着多年的合作关系,姜明阳又和粮油生产商签下了每年500万斤的订单。
    2019年,姜明阳的农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带着上百户农户种植高筋小麦,通过订单农业“先销售、后生产”,实现产销对接,降低了农户种植风险,也让农户收入有了明显提升。
    据了解,新蔡县近年来像姜明阳这样返乡创业、发展高效农业的年轻人数量呈增长趋势,不仅为农村带来了新活力,也为农业带来了新理念、新模式。为鼓励年轻人返乡,新蔡县通过完善创业政策体系、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建立创业保障体系等方式,从政策、机制等多个方面切实激发年轻人返乡创业、服务三农的热情。
    “刚返乡的时候就觉得年轻人应该创业,但没想过还能在地里创业。”姜明阳说,如今,他的收入比开拉面馆时翻了几倍,更重要的是“能回到家里,帮着乡亲们致富,收获了更多的成就感”。姜明阳说。
    (李若琳李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