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04-19 第02版:二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一季度经济复苏力度较强韧性十足 |
——专家学者热议第一季度中国经济数据 |
作者:
■本报记者蒋元锐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028 |
|
|
|
|
|
|
日前,“国是论坛——2021年第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在京举行。与会专家指出,基于统计上的低基数原因以及国内疫苗接种的逐步推广等多因素叠加,一季度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的恢复性增长,复苏力度较强、韧性十足。 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中国经济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493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3%,比2020年四季度环比增长0.6%;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5.0%。 经济有望实现前高后稳 “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展望后期,随着利好因素的增多,中国经济复苏势头有望实现前高后稳的态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任兴洲指出。 谈及刚出炉的一季度各项关键经济数据,任兴洲用三个关键语对此进行了概括。 首先,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一方面,随着中国疫情形势明显好转,中国经济加速回暖,国内外权威经济机构、专家对今年中国经济的预测都是普遍较高的;另一方面,中国经济恢复势头迅猛是在没有“大水漫灌”“大规模量化宽松”的前提下实现的。因此,一季度中国经济能取得18.3%的同比增速实属不易。 其次,既要看到鲜亮的数据,又要看到困难和隐忧。她指出,一季度中国经济开了好头,但当前中国经济仍有不少挑战,如中小微企业的复苏和经营等仍需时间和政策支持,外贸、消费向好形势如何进一步巩固等。此外,一些地缘政治因素与和中国经济复苏息息相关,这些不确定因素也应该清晰认识到。 最后,今年中国经济有望实现6%的增长目标。她表示,目前,一季度中国经济已为今年后期经济增长奠定基础。随着中国经济利好因素的增多,实现该增长目标是有良好基础的。后期中国经济还仍需从消费、投资、出口这“三驾马车”继续发力,预计中国经济将呈现前高后稳的态势,实现6%的增长目标是大概率事件。 外贸将创新高 一季度,中国外贸和吸收外资均取得强劲增长,远超市场预期。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梁明称,今年预计外贸外资规模都将创历史新高,吸收外资额料将超过1500亿美元。 据官方数据,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9.2%,增速创2011年以来同期新高。其中,出口同比增长38.7%,进口增长19.3%,贸易顺差比去年同期扩大690.6%。与2019年同期相比,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增长20.5%、22.5%和18.2%,也处于较高水平。 同期,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39.9%,比2019年同期增长24.8%。一季度,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超过1万家,同比增长47.8%,比2019年同期增长6.7%。 梁明认为,一季度中国外贸除规模扩大外,结构也在优化,如手机、电脑等“宅经济”产品出口仍保持高位运行,没有因疫情得到控制而明显下滑;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也在快速增长,表明中国出口竞争力在继续增强。此外,中美贸易增速也明显回升,中国在全球市场当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全球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也是更加强烈,保守估计,今年进出口正增长没有问题。 得益于疫情防控有力和经济重启进度领先,去年中国吸收外资同比增长6.2%,按美元计同比增长4.5%,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 梁明表示,今年中国吸收外资形势也比较乐观。虽然其他国家还在复工复产,但其体制优势仍与中国有差别。在此情况下,中国吸收外资规模今年有可能创新高,全年利用外资超过1500亿美元“基本没有问题”。 宏观杠杆率需稳定 面对新的经济形势,中国在接下来一段时期应该采取怎样的货币政策?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表示,首先需要保持货币政策稳健的基调,从今年一季度总体社会融资看,贷款是增加的,但是债券是减少的,特别是企业和政府债券都在减少,下一步采取政策需要关注搭配,让积极的财政政策有空间继续发挥作用。 他指出,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部分集中的降低是在三月份,通常来讲,一二季度的投放都是比较高的,三四季度可能会往下走,但目前三月份就减少了这么多,假如按照目前的态势走下去,未来可能会给财政政策空间构成压力。 赵锡军表示,接下来需要关注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的问题。今年我国财政政策空间可能缩小,那么相应的货币政策将会放大。按照央行统计,2020年我国宏观杠杆率为279.4%,比2019年增加了23.5个百分点,居民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杠杆率都在增加,如果继续增加就会有风险。 赵锡军表示,还要考虑财政因素变化给货币政策带来的影响。今年我国将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比去年力度有所减小,这会使货币政策支持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此外,赵锡军认为,除了国内因素,还要关注国际因素的影响,外部环境压力也可能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一定影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