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04-14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梧高凤必至 花开蝶自来 |
——金昌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纪实 |
作者:
■康艳通讯员王晖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800 |
|
|
|
|
|
|
进驻政务大厅的政务服务事项583项,网上可办率达到100%;在甘肃省率先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以内;100%投资项目实现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办理…… 这一串串数据,是金昌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成果缩影。 只要企业定了干 一切手续政府办 去年,金昌市引入阿帕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西部网络货运总部落户金昌,打造西部首家网络货运数字产业园。不到一年时间,该产业园便吸引了60余家全国优质物流企业落户金昌。这个产业园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去年年底正式入驻该园区的伟玉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保道出其中缘由:“入驻后,园区为我们提供了一站式服务,45个工作日就办理完成了网络货运的全套手续,而全国办理这套手续平均需要6个月,这极大地节省了我们的时间。” 只要企业定了干,一切手续政府办。这是金昌市对前来投资客商的郑重承诺。 金昌市委书记张永霞多次强调,抓营商环境改善是“一把手”工程,对优化营商环境提出明确要求:“全市上下要全心全意为企业提供服务,以最高礼遇、最好政策、最优环境服务保障企业发展,让企业家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要理解企业家、尊重企业家、支持企业家、爱护企业家,支持企业家在金昌恒心恒力发展。” 金昌市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借鉴推广甘肃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十大亮点”举措,复制推广先进典型和经验模式;制定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提出重点任务并加快推进落实,大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软环境。 实行政商常态化沟通机制,健全党政干部与民营经济人士经常性沟通联系机制、领导干部联系帮扶民营企业发展制度、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等,认真听取市场主体的意见建议,及时回应企业关切。 全面推进线上线下“好差评”体系建设,同时,对企业和办事群众定期电话回访。截至目前评价满意率达到98%以上。 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赢得客商青睐。2020年,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30亿元,在甘肃省高质量发展“招商引资成效”评价排名中跃升至甘肃省第三位。 办事不求人 方便又快捷 从试种3500亩蔬菜到种植规模达到1.35万亩,从自己单打独斗到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创业,甘肃省敦煌种业集团金从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健尊在金昌市创业6年,对金昌市越来越好的营商环境赞不绝口:“这里是一片投资的热土,金昌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当好店小二、做个好保姆的服务理念,相关部门主动为项目落地提供各项服务,为我们解决了不少难题,这种办事不求人的感觉真好。” 一窗办、一网办、掌上办、简化办、便利办,企业和群众办事越来越方便。 近年来,金昌市坚持“放管服”改革,在推动政务服务优化过程中,金昌市以利企便民为宗旨,坚持行“简约”之道,全面推行"5+4+1"政务服务新模式,即:办事企业和群众进“一门”、找“一窗”、跑“一次”、用“一网”全流程、全链条办好“一件事”,用足用活服务承诺“四办四清单”(即收即办、当日办结、限时办结、代办服务)+“容缺受理”特色清单,真正当好企业和群众的“店小二”。 值得一提的是,金昌市支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赋能扩权,破除制约经开区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将1037项行政审批和事中事后服务事项赋予经开区,同步调整优化经开区“三定方案”,设立综合服务中心,推进“园中事、园中办”和“最多跑一次,一件事一次办,一次就办好”等便利化改革,实现了商事登记、印章刻制、项目投资、工程建设、涉税业务等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 同时,金昌市积极推行企业开办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通办”,在前期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业务流程、简化申报材料、优化审查程序,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在甘肃省率先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以内。 此外,金昌市开辟投资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加快推进投资项目审批事项标准化清单化,全面推行网上办事、不见面审批,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实行承诺制、容缺受理、专员服务、帮办服务,100%投资项目实现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办理。 截至目前,完成600个项目审批、核准、备案,较去年同期增加176个。 2020年5月投资落户到金昌市的甘肃金拓锂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新能源制造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从前期审批到开工建设,再到日产5万只锂电池,仅仅只用了半年的时间。该公司总经理宋飞林表示,项目进展的如此顺利正是得益于金昌优良的营商环境。政府部门的有力支持,更加坚定了我们投资的信心,预计公司今年5月份可达到设计日产25万只的能力。 当好“店小二” 擦亮营商环境“金”名片 进企业去!到车间去!办实事去! 当好“店小二”,优化营商环境,金昌市各部门纷纷行动起来。 ——对2020年全市签约的26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组建微信工作群,市委市政府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企业负责人、项目服务专员进群,24小时全天候服务,多部门全过程代办,实现项目清单在群里梳理、指令在平台下达、措施在网上制定、问题在现场解决。 ——摸清企业家底,建立全市4308户中小微企业工作台账,14个中小微企业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各自的企业微信服务群,通过微信群点对点向中小微企业推送国家、省市优惠政策,解决中小微企业对政策“不知道”“找不到”的问题。截至目前,入群企业数已达2935户,累计推送社保减免、税收优惠及金融支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1419条。 ——建立环评审批正面清单、环评豁免清单,推行环评“不见面备案”和告知承诺制,环评报告书、报告表审批分别压缩至20个和15个工作日,压缩率66.7%和50%。 ——针对中小企业反映的融资难、电价高等普遍性问题,积极克服财力收支困难,坚持政府过紧日子,筹措工业强市专项资金4500万元,用于氯碱化工产业链电价和工业企业规下转规上奖励。 ——金昌市政府与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设立金昌市首贷中心,入驻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成为全省第四家首贷中心,主要服务在金昌市区登记注册的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群体。截至目前,共办理供应链金融业务109笔,金额46643.38万元。 …… 据了解,2020年金昌市四批次集中开工重点项目59个,总投资160亿元,其中三分之二以上是招商引资项目,在打造镍铜钴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创新集聚区、菜草畜高品质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以及发展数字经济方面的招商项目得到有力推进并取得成效。 未来,金昌市将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迎接更多企业家来金昌投资兴业,互利共赢。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