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04-06 第08版:八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我在北京有亲人了!” |
北京爱心市民与新疆和田小朋友结对认亲 |
作者:
■白波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665 |
|
|
|
|
|
|
该项目采用“1+5”(每年1份1000元的捐款和5份爱心礼物)的方式,对认亲结对的和田地区困难家庭的孩子进行帮扶资助,并通过书信往来、互赠礼物等互动,使“北京爸爸”“北京妈妈”与结对帮扶孩子真正成为知心朋友和一家人,搭起“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爱心桥梁,让困难家庭的孩子感受到来自北京亲人的关怀与温暖,使他们能够与更多的小朋友一样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阿姨,我想抱抱你!阿姨,你暑假再来看我吧。”新疆和田县塔瓦库勒乡巴克墩小学一年级的热西娅·杰力力紧紧地抱着北京的亲人,舍不得分开。3月30日,“百年恰少年——京和两地一家亲携手迎百年”主题活动在新疆和田县塔瓦库勒乡巴克墩村和和田市古江巴格乡托万古江村分别举行。来自北京的“我在北京有个家”认亲活动代表,在这里与维吾尔族小朋友认了亲。从这天起,1144名和田小朋友在北京有家、有亲人了。 遥远的距离隔不断亲情 巴克墩村地处和田沙漠腹地,离北京4000多公里。遥远的距离没有隔断北京亲人与和田孩子的亲情。在3月30日的认亲仪式上,18名来自北京的爱心代表与他们在和田的结亲孩子见面,举行了认亲捐赠仪式。 大家在仪式上互赠礼物。北京的亲人带来了笔记本、卡通玩具、京味儿十足的御食园点心,还有中国农业大学附小的小伙伴给和田小朋友的信。 北京小朋友在信中热情介绍北京的风景和特产,邀请和田小伙伴一起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和田的孩子载歌载舞,用歌声舞蹈欢迎远道而来的北京亲人,热情地把自己准备的民族小帽戴在北京亲人的头上。 托万古江村的认亲仪式在新时代实践站会场上举行,也让人感到温暖。50多名和田的小朋友和他们北京的亲人见面,大家坐在一起,其乐融融地聊着学习和生活。和田小朋友开心地邀请北京亲人到家里做客。 “记得,你有北京的妈妈啦!要是学习生活上有困难千万告诉我呀!”北京亲人叮嘱着。依偎在亲人的怀里,听着暖心的叮嘱,和田小朋友不停地点头答应。 种下“京和一家亲”的种子 据悉,在活动当天,来自北京的151名援疆干部,每人也捐出6000元帮助学校里的建档立卡同学,并主动与他们认亲。大家一起参加“共话百年活动”,共同绘制献给建党100周年的作品,一同聆听北京少先队专家乔键讲“共话百年少先队队课”。 来自北京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为和田的同学和村里的孩子上了一堂3D打印科普课。经过一番学习,同学们每人都有了自己的第一个3D打印作品,在快乐中体会到“科学并不遥远”。据悉,“共话百年活动”和科普活动将在和田的5个村、社区举办,近1000名和田青少年将参加活动。 据了解,三年前,北京共青团联合北京援疆和田指挥部通过北京青基会、新疆青基会共同发起“我在北京有个家”认亲活动。“和田是北京对口支援地区,和田青少年的成长一直是北京共青团关注的重要工作。北京青基会广泛发动各界爱心人士和团员青年与和田小朋友认亲,让来自首都北京的爱,在和田青少年中扎深、筑牢,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京和一家亲’的种子!” “1+5”帮扶活动受到热烈响应 据了解,“我在北京有个家”项目由北京市团委牵头发起,组织北京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与和田地区建档立卡家庭青少年结对认亲,是一项开展长期帮扶的大型开放式公益活动。 该项目采用“1+5”(每年1份1000元的捐款和5份爱心礼物)的方式,对认亲结对的和田地区困难家庭的孩子进行帮扶资助,并通过书信往来、互赠礼物等互动,使“北京爸爸”“北京妈妈”与结对帮扶孩子真正成为知心朋友和一家人,搭起“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爱心桥梁,让困难家庭的孩子感受到来自北京亲人的关怀与温暖,使他们能够与更多的小朋友一样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钱蓉晖介绍,活动启动以来,受到北京市各级团委和青年组织热烈响应,也得到了首都各界爱心人士广泛认同。自2018年5月至今,已有1744个北京爱心人士及企业与新疆和田、青海玉树与西藏拉萨1759个建档立卡家庭孩子结对认亲。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