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04-06 第07版:七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倾情教育公益 助力乡村振兴 |
尚德乡村支教激发农村“造血”能力 |
|
作者:
■本报记者胡静波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499 |
|
|
|
|
|
|
尚德机构2016年推出的"互联网+教育"公益项目,截至目前已累计为乡村教师、支教老师、乡村基层干部、妇联干部、脱贫致富带头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富余劳动力等群体总计5131人免费提供多种类别的学习机会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教师梦’,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选择尚德,之后加入支教队伍也都缘于尚德。”近日,在尚德机构携手杉树支教发起的第六期主题为“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支教教师招募直播宣讲会上,作为第三期支教老师代表、尚德机构学员程继红向大家讲述了她在加入尚德机构招募的乡村支教队伍,赴大凉山支教3年的故事。 在宣讲会上,尚德机构学员们被程继红老师及尚德机构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通过教育公益助推乡村振兴的热情所感染,心中不禁燃起了教书育人、帮助乡村地区孩子们的火焰。大家纷纷踊跃报名参与本次支教活动。经过两轮宣讲,截至3月31日,已有55位尚德学员报名,他们中最小的仅有20岁,还是在校大学生。 更早之前,已有数十位尚德学员踏上了支教之路。作为尚德机构促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的代表,他们为乡村地区的孩子们奉献着自己的爱心。事实上,自2017年起,尚德机构便与杉树公益开展合作,利用自身平台优势,号召尚德老师和学员参与支教项目,帮助杉树支教招募、筛选支教老师,促进乡村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 从教师资格证学员到支教老师 “2017年,我刚刚参加完教师资格证的面试,我当时感到去支教才是自己应有的使命,而且刚刚学完这么多教师课程,也很希望去实践我的所学,于是毅然报名。”程继红表示,自己跟父母说了支教想法后,两人出于安全考虑,都不太支持,但是程继红还是说服了他们。 刚开始,程老师也遇到了许多不适应和落差感。“来之前以为孩子们天真、单纯好管理,来之后才发现他们就是一群‘小魔鬼’。”程继红笑言,虽然教的是五年级,但班级里有很多十七八岁的大孩子,他们此前因为各种原因早早辍学,这些年由于国家政策陆续回来继续学业。学生们的年龄差距大,而且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想法,管理起来十分困难。 然而,程老师在大凉山一干就是3年,如今已经是一名班主任,跟孩子们也成为了无话不谈的亲密朋友,在家访过程中,很多平时在学校会惹老师生气的学生,都会将自己家里最好的东西送给她。她说什么也不肯收,学生就会偷偷将礼物挂在程继红回宿舍路过的树上。“我远远看到我的学生将礼物挂在树上,还对我用彝族语言说‘吉祥如意’,眼泪瞬间就下来了。”现在回忆起来,程继红依然感动不已。 改变乡村孩子命运 据悉,在去往大凉山之前,尚德机构就联合杉树支教为程继红等支教老师们安排了多场培训,包括教学理念、教育方法、管培生相关的课程等,他们在心理上和理论上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尚德机构还专门安排了一位对接人高丽萍,为他们提供支教过程中需要的帮助和咨询,因为受到高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支教老师们都亲切地叫她“高妈妈”。 在遇到与学生相处的问题时,程继红也是在求助“高妈妈”后,逐渐意识到要给孩子们立规矩,让他们学会遵守规则。在“高妈妈”的指导帮助下,她逐渐找到了和孩子们的相处方式,也与孩子们相处得越来越融洽了。 “高妈妈每个月都会过来看我们,给我们生活和情感上的关怀,我们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都愿意和她分享,她也会给我们出主意,她说要把尚德机构的‘家’文化带给我们,让我们感到特别亲切,真的就像是自己的妈妈一样。”程继红说,“高妈妈”是她在支教生涯中的精神支柱。 此外,在支教过程中,尚德机构还会为程继红等支教老师们提供支教期工资、生活补助等,并在他们支教的学校配置图书馆所需书籍,为老师所在班级捐助图书角,为老师们提供自我成长类课程、EAP支持服务(员工心理援助项目)等,并定期探访支教点师生。 对程继红来说,3年的支教生涯让她学会了如何做一名老师,拥有了班级治理、创新教学甚至项目管理等能力。对孩子们来说,程继红等一批支教老师的到来,也给他们带来了更丰富的知识、更广阔的见识和更光明的希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希望。 尚德机构帮扶支教老师 2019年教师节,尚德机构与上海杉树公益基金会联合成立“尚进生计划——杉树支教班”,为边远乡村选送支教老师,第一批支教老师共有51人。在接下来的项目实施中,尚德机构通过教师资格证考前培训课程,帮助这些支教老师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为他们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打下坚实基础。 所谓“尚进生计划”,是尚德机构2016年推出的“互联网+教育”公益项目,截至目前已累计为乡村教师、支教老师、乡村基层干部、妇联干部、脱贫致富带头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富余劳动力等群体总计5131人免费提供多种类别的学习机会。 对于乡村教师,“尚进生计划”在保障他们免费收看直播课程的同时,也要求讲师对学员提出的问题认真答疑,增强学员的自我“造血”能力,让他们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变成自身就业技能。同时,在每一节培训课程结束后,“尚进生计划”项目组会实时获取尚进生学员的学习情况,并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督学及奖励措施。 在尚德机构,像这样通过教育公益助推乡村振兴的案例还有很多。作为深耕成人教育18载的教育机构,尚德机构凭借先进的技术优势、不断创新的教学产品以及多年来在组织开展线上课程的成熟经验,打造出了“互联网+教育”的特色公益模式。 记者采访了解到,尚德机构与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携手打造的“尚德珍珠班”,帮助贫困高中生完成学业;携手毕业后公益图书馆,为曾被称为“全国最大的流动子女学校”的湖北武汉春苗学校捐助图书馆;携手北京情系远山公益基金会推出系列公益活动,将部分课程收益捐赠,用于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为更多孩子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在线教育可从根本上激发农村地区的‘造血’能力,从而有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和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尚德机构公益中心主任袁涛指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是促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下一步,尚德机构将继续探索发展乡村教师职业道路和教育脱贫的有效途径。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