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04-02 第01版:一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沂蒙山下好风光 |
——山东临沂市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新高地 |
作者:
■邱志亮高会东汤婷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675 |
|
|
|
|
|
|
阳春三月,临沂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游客如织,一辆辆小火车穿过金黄的油菜花海,赏心悦目。不远处,一排排的"小洋楼"、宽阔的文化广场、环境优美的幼儿园、小学……处处都诉说着新农村的故事。 与此同时,上千公里外的西部广袤耕地上,江花集团联合各大院校生产的智能灌溉水表正在进行最后调试,投入使用后将提升用水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实现节水灌溉。 不管是全国乡村振兴的"代村样板",还是在西部得到广泛运用的灌溉水表,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都有临沂民营企业的身影。 融入临沂乡村振兴"三步走" 打造长三角中心城市"后花园" 3月26日,一场高规格的讲座在临沂举办,主讲人是临沂市副市长郑连胜和临沂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畜牧兽医局局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主任鞠成祥,讲座听众是临沂各民营企业负责人。这是临沂市工商联、临沂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举办的"全市民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主题讲座。 2020年以来,临沂市委、市政府立足全市资源优势,提出"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主动对接长三角,努力把临沂打造成为长三角农产品供应基地、"后花园"和产业转移"大后方"。这对全市民营企业都是机会和挑战,如何主动融入全市发展大局,成为对接长三角的参与者、乡村振兴的推动者,值得所有民营企业深入探索。 作为基层经验丰富的副市长,郑连胜对全市各县区产业如数家珍,莒南的花生产业、临沭的柳编和地瓜、郯城的银杏和稻米、兰陵的蔬菜、费县的板栗、平邑的金银花和罐头、蒙阴的蜜桃、沂南的肉鸭、沂水的苹果……这使临沂形成了具有鲜明县域特色的产业,也为民营企业及民营资本进入乡村提供了方向。 郑连胜强调,社会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农村领域,各级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激励政策,明确了投资的重点产业和领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广大企业家要积极行动起来,投身乡村振兴伟大实践中,为推动全市"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走在前列",加快实现"由大到强、由美到富、由新到精"战略性转变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为临沂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者,鞠成祥在讲座中则是以探索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实现的途径为主题,回顾了临沂乡村振兴的基本情况及相关探索,详细介绍了当前支持乡村振兴发展的各项政策,提出资本进入农村要做到"两条腿"走路,既要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同时也要促进农村创新创业。还分享了国内外乡村振兴发展的典型案例,为民营经济进入乡村提出可行性建议。 从农村来到农村去 民营企业家反哺农村显担当 在当天会议上,有一位特殊的企业家代表,曾受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赞扬和肯定的乡村振兴带头人,登上全国春晚的全国脱贫攻坚代表--他就是临沂市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社区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传喜,也是临沂市工商联副主席。 作为乡村振兴带头人,王传喜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治村19年,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将一个村集体负债380多万元的贫穷落后村,发展成为全村各业总产值26亿元、集体经营性收入1.1亿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6.5万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头羊"和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王传喜向全市民营企业家倡议:民营企业要争当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他表示,临沂的民营企业家大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是农民的儿子,在企业发展以后要有社会责任和担当,反哺农村和农业、报效桑梓。"农村缺资金、缺人才,企业要进入到农村的产业当中,支持农村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企业也可以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寻找到商机,抓住发展机遇,这对企业发展也会有很大的帮助。"这是王传喜的心得。 2021年,兰陵代村在搞好自身发展的同时,将加强辐射带动作用,目前规划了一个田园新城,覆盖12个村庄、一个国营农场,20平方公里,26000多人,规划宜居、宜业、宜游,一幅产业美、生态美、生活美的"三生三美"的产业园、示范区的美丽画卷正在逐步打开,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打造全国乡村振兴先进样板区。 关注乡村振兴痛点 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乡村振兴是几亿农民的大事,但在推进过程中,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随之出现,解决乡村振兴推进工作中的难点、痛点成为临沂民营企业家关注的焦点。 "最难的是产业薄弱,人才匮乏,资金短缺。"王传喜说,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农民作为主体要发挥好作用,同时也要吸引更多年轻人、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创业,让这些人为新农村建设带来好项目及资金、人才,从而实现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一直以来,水表是最关键又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产品,在全球水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农业灌溉用水用也受到影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振兴推进。这就对节水灌溉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临沂水表行业领军品牌,江花集团董事长姜开德从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入手,联合多家高校,研发生产了适合农业灌溉的智能灌溉水表,可将一次用水、二次用水、三次用水分开,有效节约水资源,推进农业发展。 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离不开物流支持。物流之都表现尤为明显,如何把农资运进村、农产品运出村,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是摆在临沂市工商联副主席、临沂市物流商会会长高娟面前的一个问题。在她的引领下,临沂物流企业纷纷深入乡镇、深入农村,打通果品物流、蔬菜物流、冷鲜物流,让苍山蔬菜、蒙阴蜜桃、临沭花生等众多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和田间地头,走向市场。 "现在很多此前发展起来的农村文产园、蔬菜基地、文旅基地等农村文产项目,在企业管理及后续经营未能跟上。"临沂市工商联文化产业商会会长解晓方认为,如何让农村文化产业项目保持生命力和持续发展的活力,是当前乡村振兴推进工作中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农村、企业、社会多方面共同发力,不仅需要政策扶持,还需要引进更多专业型人才,同时将更多民营力量和专业组织引导到乡村振兴建设中去。 "对民营企业家来说,支持乡村振兴从来不是虚的,相反可以做的很实。我始终认为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市场蓝海,民营企业家一定大有可为。"临沂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昌力表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新起点,临沂民营企业家要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伟大事业,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拥抱乡村振兴,与乡村振兴共同成长,实现乡村振兴与企业发展双赢,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新高地。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