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1-03-29
2021-03-29 第07版:七版 【字体】大 |默认 |
红色领航 文化建设 激发活力

湖南湘潭县深耕细作打造服务品牌

作者: ■本报记者章勇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614
    
    湖南省湘潭县工商联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促进“两个健康”为主题,努力打造“三大品牌”,为经济发展贡献了民企力量。
    打造“红色领航”品牌
    “打造‘红色领航’品牌,是工商联事业‘姓党’、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内在需要。”湘潭县工商联负责人表示,只有加强对政治建会的认识,才能坚持正确发展方向,更好促进“两个健康”。
    为此,湘潭县工商联积极开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机关、进商会、进企业”活动,在会刊《商会动态》中开设专栏。组织民营经济人士赴遵义、井冈山等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通过召开“坚定理想信念教育”座谈会、“不忘创业初心,接力改革伟业”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理想信念报告会,引导年轻一代企业家继承发扬老一代企业家的精神和听党话、跟党走的光荣传统,致富思源、富而思进。
    培育“潭商文化”品牌
    企业家精神是民营企业攻坚克难、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
    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湘潭县工商联开展了企业家精神大讨论活动,总结提炼了“湘潭县民营企业家精神”,即“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形成具有县域特色的“潭商文化”品牌,以“潭商文化”为指导,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家队伍建设,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和企业家。
    深入开展廉洁文化进企业活动,实施了“莲”工程计划,启动全县清廉民企的标准化建设。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举办“民营企业大讲堂”专题培训20场次,参训人数达到1700人次。组织会员企业参加湖南省、湘潭市各类培训班45期,参训人数达到2250人次。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组织部分民营企业家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进行培训。同时,加强与外地工商联组织及异地商会之间的交流合作,缔结友好商会达到42家,组织部分民营企业家赴73家异地商会进行了考察交流,学习借鉴成功经验。
    关心企业家身心健康,每年组织全体执委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关心企业家成长,推荐了52名民营经济人士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有32名企业家获得市、县表彰。
    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引导民营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深入开展“百企联百村、脱贫奔小康”“千企联万户”“户帮户亲帮亲互助脱贫奔小康”等活动,累计有380家商协会、会员企业参与脱贫攻坚战,投入帮扶资金636.8万元,帮助227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组织引导基层商会、会员企业和企业家战“疫”复产,累计捐款捐物达2736.6万元。
    打造基层商会品牌标杆
    近年来,湘潭县工商联始终把握改革强会方向,强化基层基础,激发基层商会活力,不断提升创建“四好”商会工作水平。
    在湘潭县工商联的统一协调下,各乡镇合力,倾斜资源共推商会改革,聚力打造基层商会品牌标杆。制定了《湘潭县工商联深化改革方案》《湘潭县关于促进工商联所属商会协会改革和发展的实施办法》,扎实抓好改革措施的落实落地,确保取得改革实效。
    同时,加强乡镇商会登记管理工作,在县民政局注册的商会达到15家,登记率居湘潭市首位。扎实开展“四好”商会创建活动,石潭镇商会荣获全国“四好”商会、湖南省“四好”标杆商会,天易经开区商会等11家商会荣获湘潭市“四好”商会,排头乡商会等12家商会荣获湘潭县“四好”商会。制定《湘潭县基层商会年度考核实施细则》,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商协会制度,指导商会开展建立友好商会、考察交流、维权服务、培训教育等活动。
    制定《湘潭县工商联关于会员发展及管理办法》,做好经常性会员发展工作,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入会,注重吸纳中小微企业入会,会员达到1370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商会实力进一步增强。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