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1-03-29
2021-03-29 第06版:六版 【字体】大 |默认 |

苏州推动民营经济再创辉煌

作者: ■苏小莲本报记者庄道秋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982
    
    日前,江苏省苏州市工商联十四届五次执委(扩大)会议召开,苏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姚林荣出席并讲话,苏州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李赞作工作报告。
    姚林荣指出,新时代是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民营经济人士大展身手的好时代。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家充分认清形势、把握机遇、扎根苏州、深耕苏州,实现更好发展。苏州市工商联要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抓好各项重点工作,提高自身建设水平,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推动全市民营经济再创新辉煌、再立新功。
    会议表彰了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商会组织和先进单位。会前举行了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专题宣讲。
    对于今年工作计划,李赞在报告中用三个“进一步”来形容:一是进一步做强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二是进一步做实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各项举措,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三是进一步做优工商联事业蓄势赋能各项工作,助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思想引领 引导企业家健康成长
    报告指出,要健全民营经济人士思想状况综合分析研判机制,加强舆情监测,深入开展民营经济人士思想状况调查,准确把握民营经济人士的思想脉搏。打造一支关键时刻靠得住、用得上的民营经济人士骨干队伍,持续营造服务和促进“两个健康”的良好舆论氛围。
    努力实现功能性党组织在各所属商会中的全覆盖,深化“党建惠企”专项行动,结合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谋划好、开展好系列主题党建活动,推动商会党建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发挥商会党组织作用,做实“映日莲”商会党建工作品牌,在广大民营企业和商会组织中形成“跟党一起创业、跟党一起奋斗、跟党一起圆梦”的思想共识。
    确保“苏州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十百千万’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配合苏州市委组织部实施“美美薪传”青年企业家挂职培养计划的各项工作。
    弘扬企业家精神,引导民营企业家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积极投身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有效参与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努力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做实举措 助力高质量发展
    报告强调,要进一步做实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各项举措,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大力选树先进典型,引导民营经济人士按照新发展理念谋划推进企业改革发展,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导和帮助民营企业提升自身治理水平,推进企业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
    深化与涉企政府部门的联系合作,深化完善“1(工商联)+N(政府部门)”工作合作机制,在横向拓展、深度合作、高效联动方面下功夫,建立健全信息交流、会商会办、服务指导、跟踪问效等政企沟通协商制度。
    动员和引导民营企业、民营经济人士主动学习上海、对接上海、服务上海、融入上海,积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及省、市重大规划、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活动。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民营企业主动加强与世界一流企业和大型国有企业交流合作,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蓄势赋能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报告指出,要进一步做优工商联事业蓄势赋能各项工作,助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对照《江苏省工商联深化改革实施方案》,以加强制度建设为着力点,在苏州市范围内深入推进工商联改革,形成有利于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有利于服务和促进“两个健康”、有利于加强自身建设的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彰显工商联特色和优势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扎实推进所属商会改革发展,有效提高行业商会组织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领域的覆盖率,激发商会活力,运用和完善退出机制。
    围绕机关建设、队伍建设、组织建设、扎实推进代表人士履职评价、“五好”县级工商联和“四好”商会建设等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务实工作举措,有效增强民营经济人士尤其是常执委企业家对工商联的荣誉感、归属感,真正建立起工商联与民营企业家之间“自家人”的信任关系。
    改进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切实加强机关干部与民营经济代表人士的沟通联系,多采用“四不两直”的方式,深入开展涉企走访调研,全面掌握第一手的情况和资料,及时发现和反映民营企业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着力满足工作对象期盼。
    扎实做好年度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工作,确保苏州市入围“2020年度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和“2020年度全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的企业数量继续保持江苏省第一、全国领先,在此基础上发布全市民企100强榜单,树立更多“苏州制造”品牌标杆。推动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工商联和商会的优势作用,组织实施好区域营商环境评价专项工作。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