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03-22 第07版:七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真联实帮强服务 凝聚合力促提升 |
河南平顶山新华区推进“两个健康”行动 |
作者:
■郑华本报记者许长江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812 |
|
|
|
|
|
|
新华区通过加强领导、构建框架、专班推进、精准施策等举措,一批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堵点难点和存量问题得到解决,民营经济人士发展信心明显增强。一年多来,该区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817家,创历史新高 以保企稳业为首要任务,坚持因地制宜与创新突破相结合、示范带动与全面提升相结合,统战部门统筹推进,工作专班齐头并进,真联实帮强服务,凝聚合力促提升。一年多来,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以民营经济“两个健康”行动为载体,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收到明显成效。 “我们要把民营经济人士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努力开创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新局面。”新华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胡炜哲说。 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凝聚合力。该区通过召开“两个健康”行动动员会、专题会、推进会,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和具体落实措施。成立了民营经济工作联席会议和五个工作专班,建立了区、镇街两级党政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和商会制度。坚持为企业服务就是为发展铺路理念,县级干部以上率下,区直各部门、各镇办党员干部扑下身子,分区域、分行业排查梳理、研判企业反映的问题,做到有呼必应、无事不扰,以贴心服务为企业纾困解难。 强化金融服务,缓解融资难题。该区以开展金融服务“百千万”活动为抓手,与辖区128家金融机构和数百家企业在线上、线下实现无缝对接,打造7×24小时金融首席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推介金融产品,收集整理金融优惠政策并编印成册向企业免费发放,让企业足不出户就能及时了解金融产品和优惠政策。区工商联、区金融局组织辖区金融机构到湛北路街道、平顶山义乌国际商贸城开展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活动。去年以来,该区协调各大银行为辖区285家企业授信305.15亿元,实际放款71.72亿元,存量贷款金额218.47亿元。 强化营商服务,打造优质环境。新华区成立了高规格的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各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对辖区企业进行“地毯式”走访调研。实行“首席服务官”工作机制,安排212名党员干部对口联系828家中小微企业。设立了平顶山市首家24小时政务自助服务区,让企业和群众享受“便民不打烊、服务零距离”的全天候服务。区工商联联合区检察院举办检察开放日活动,听取民营经济代表人士的意见建议和司法需求,共同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围绕首位产业、主导产业,签约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2个,总投资达88.5亿元。认真落实“减、返、补、降”惠企政策,全口径减税降费693万元。发挥区大众创业孵化园区平台作用,为入驻孵化园区的10家商户办理开业补贴金额5万元,努力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积极推进全民创业的良性互动。 强化诉求服务,回应企业呼吁。新华区工商联注册成立了民营企业诉求响应智慧平台,按照有办公场所、有办公设备、有平台管理员、有服务电话、有规章制度的“五有”标准加强平台建设。建立了由涉企部门组成的民营企业诉求响应联席会议制度,实行诉求分类、移交转办、结果反馈、效果评价等全流程工作机制,保障民营企业诉求能够及时得到响应解决。 强化教育引导,着力提升素质。引导民营经济人士铸牢理想信念,坚守家国情怀。在疫情防控期间,全区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人士踊跃捐款捐物达100余万元。灵活多样开展各类培训活动,与格局商学院合作开展民营经济人士网络培训,依托区社会主义学院建立民营经济人士培训常态化、系统化培训机制,着力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民营经济人士培训体系。近日,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又举办新时代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学习《关于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意见》,进一步筑牢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基础,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去年以来,该区组织民营经济人士参加企业家学院培训共5期130人次,开展专题班培训3次720余人。 强化科技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新华区还制定了《科技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平台等创新平台的奖励机制,激发全区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活跃度。新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4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加快科技创新“四个一批”建设,开展引才引智专题活动,引进教授专家人才(团队)1个,招聘高层次人才46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