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03-22 第07版:七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打出外引内育“组合拳” |
宁波江北区营造留工引工“强磁场” |
|
|
|
|
|
|
【本报宁波讯】后疫情时代,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成为企业发展的主旋律。面对复杂的疫情形势,宁波市江北区工商联把疫情防控和企业留工稳岗作为首要任务,打出一系列外引内育的“组合拳”,营造出留工引工的“强磁场”,精准保障了辖区民营企业的复产用工需求。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该区外来务工人员的留甬率同期增加25%,节后返岗率同期增加20%,新招录务工人员同期增加30%。 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为了做好外来务工人员春节留甬服务工作,江北区工商联第一时间联合区发改局、区人社局、区财政局、区总工会等职能部门成立了春节留工稳岗工作专班,通过政策助力、专项补助等措施营造就地过年的良好氛围。工作专班联合出台了《江北区关于支持企业留工优工稳增促投的若干意见》,对符合相应产值规模和留工率标准要求的企业发放奖励和补贴,对于春节期间留在江北的外地一线员工发放福利,指定景点向留江北外来务工人员免费开放,引导企业员工留江北游江北。此外,江北区工商联还加强宣传引导,鼓励企业自主推出留工优工措施,辖区企业积极响应。据调查,江北区规上企业中,半数以上企业的外地员工春节期间留甬比例超50%,60%以上企业的春节假期较去年有所缩短调整。 “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江北区工商联在走访调研中发现,受疫情影响,辖区企业在疫情前期被“抑制”的业务订单在疫情后期迎来爆发,企业用工供不应求。了解情况后,江北区工商联第一时间与区人社局沟通对接,启动“线上+线下”全方位“抢人”计划,最大限度解决企业用工荒问题。线上在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开设网络专区,为江北区企业和外来务工人员搭建线上求职平台,促进人才供需双方信息互通、双向选择、精准对接。线下联合各职能部门组建招工引才小分队,分别赶赴贵州、江西、河南等人力资源输入点,开展批量招工,进一步加强招引力度。据了解,此次行动为江北辖区企业发布招聘岗位数万个,输送务工人员近5000名,极大地缓解了辖区企业用工短缺问题。 光有人还不行,关键是要能“用”。江北区工商联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大力开展社会化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依托第三方平台,采用“教师网上授课、学员居家学习、政府实时监管”的“互联网+培训”新模式,面向全区广大劳务人员搭建多元化技能培训平台。同时鼓励企业自主开展稳岗促产技能培训工作,结合企业和职工春节留甬的技能培训需求,采取“企业+社会化”模式积极协助开展技能培训,为开展技能培训的企业发放培训补贴。据了解,截至目前,江北全区已有4173人开展线上培训,累计发放补贴金额达376万元。(夏应杰)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