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03-04 第06版:六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莲花县企业家爱心商会巧用党建促会建 |
|
|
|
|
|
|
春回大地,阳光普照的三月,记者走进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企业家爱心商会的荣誉室,墙上悬挂的"全市优秀商会""全省四好商会""全省人民调解先进集体"和"全省模范职工之家"牌匾显得分外引人注目。近年来,莲花县企业家爱心商会党建用巧力让一批民营企业家热衷回报桑梓,并做起了公益和社会慈善事业,探索出一条依托商会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新路子。 筑堡垒构建"红色地标" 把荣誉转化为动力,莲花县企业家爱心商会13名党员将商会党建文化与商会建设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社会治理等方面,作出大量的尝试和探索。在"党建+商会"路上越走越宽,用实践证明了商会党建就是凝聚力、新动能。 "商会发展需要建立党组织,有了党组织就有了红色地标,可以提升商会的凝聚力。"商会党支部书记兼会长李建军说,"商会会员企业130多家分布广泛,会员企业负责人各具特色。要凝聚人心就必须依靠党组织,只有把党组织建设好,商会这个'家'才更有凝聚力。" 5年来,根据商会党员人数、分布状况、行业特点等实际情况,商会党支部配足配强班子,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通过集中培训、教育等方式,不断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作为在商会入党的新党员,副会长曾德勇认为,在商会党支部带领下,商会能够有效帮助解决商会成员的困难,更有效地合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能够成为商会的党员,对自身成长也是一种无形的促进和鞭策。 同时,商会党支部通过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党群服务中心,开设初心讲堂,组织党员到全国道德模范家中聆听党课,把红色基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起来,组织党员设立标兵示范户,分享先进经验,比先进、比创优、比进步,鼓励党员在竞争中成长。 乐公益形成"爱心使团" 为了解决辖区年迈体弱老人买菜做饭的困难,商会9名党员捐出8万元,办起了"香聚莲花颐养小灶",并请来专业厨师和服务员。 记者走进位于莲花县勤王路的"香聚莲花颐养小灶"。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餐厅,消毒碗柜、冰箱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关爱老人、脱贫攻坚和家风传承3个主题宣传栏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商会"益心益意"奉献爱心的情怀。 10多名孤寡老人围坐在桌前,桌上是一荤一素一汤的午餐,68岁的老党员李显任高兴地告诉记者,"老伴随孩子们在外打工,自己年纪大了又不想做饭,商会办的颐养小灶解决了我的烦恼。这是商会党组织给我们送的红色大礼。" 李建军告诉记者,“党建+社会”保障的实施,受益老人将达50多人,老人们一起吃吃饭、聊聊天,日子过得很开心,更具幸福感。 党建引领,持续发力。商会党群服务中心设立扶贫工作室开发扶贫产业项目,巩固脱贫成果,为群众增收致富。商会捐出15万元资金实施了“稻花香惠农增收”扶贫项目,扶持5个村共75户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为扶持的群众送去水稻良种、有机化肥和农药,精心培育绿色有机水稻达到增产增收。筹资5万元为4个贫困村66户有养殖愿望的贫困群众免费提供鹅苗、技术、饲料和包销方式进行扶贫,使贫困群众成为一个个致富能手。 为有效推进精准扶贫,商会为高洲乡严家村贫困户严芳华捐赠1万元建设无障碍卫生间圆了她的梦想;为良坊镇良坊村低保户王松林家捐赠2万元水泥、建筑材料装修新房,让他乔迁新居过上幸福的生活;琴亭小学学生胡金玮的母亲因病早逝,其父亲到处借钱办丧事,商会党支部获悉后组织党员奉献爱心,按照对方的需要,为其置办了200多斤的猪肉;捐款21万元给良坊镇汤渡村修建爱心路……被当地群众称赞为真正的雪中送炭。 为引导党员比党性、比贡献、比爱心,商会党支部在会员企业中积极开展“党员先锋岗”及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捐赠修路、资助贫困生,见义勇为;加宽乡间小道、建设新农村;全体会员在微信群接力捐助白血病患者……如此善举,数不胜数。5年来,商会党支部共引导商会会员和企业捐款捐物达530多万元。可以说,在莲花县,大到房屋,小到学校学生文具、村庄的太阳能路灯和净水器,都跟莲花县企业家爱心商会密切相关。而商会也因热衷公益、报效桑梓成为人们口口相传的“爱心使团”。 说起“爱心使团”,莲花县政协副主席、县工商联主席朱治平回忆说,县企业家爱心商会成立于2016年7月,当时成员数量不多,身价也无法与那些商业大鳄相比,大多数是土生土长、在外务工回乡创业的农村娃。成立商会的初衷很简单,就是引导小微企业抱团发展,做大做强,致富反哺家乡,多做公益事业;没想到,商会的成立一下子把全体小微企业会员的心凝聚在了一起,大家不仅抱团发展企业,还抱团做公益,更没想到的是,还做成了标杆。 强使命打造“红色品牌” “让想做事的人做成事。有了党支部的高位推动,我们做得更有劲。”商会党务干事李青蓉说,商会集中了会员资源,引导公益资金投向。大家看到自己捐出来的每一分钱都用到了实处,小小的公益心能办成大事,内心很受鼓舞,越做越有劲,越做越有意思。 记者了解到,商会党群服务中心里面设立了商会科协、商会调解、商会供销社以及商会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使得商会工作有抓手,会员在商会有奔头,商会发展有前景。 通过搭建党建平台,商会不仅仅是一个抱团做生意的社会团体,还是一个会员们参与农村社会治理和建设,回报家乡、服务社会、联合发展的组织平台。 在会员营业集中的路段打造的“党员商业责任区”,是解决联系服务会员服务群众“零距离”的又一次探索。在商会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党员商业责任区成员不仅熟知路段商户情况,还能及时向市监、城管等部门反映社情民意,成为连接党组织和群众的纽带。商会党员则发挥各自特长,在经营路段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结对帮扶、信息共享、商事纠纷调解、治安巡逻防范等为民服务。党员刘六星向记者介绍,2月4日,会员贺智慧在日常巡逻中发现一年轻人腰上别着一把菜刀,到处瞎逛,他跟随几条街后,发现这个年轻人鬼鬼祟祟,于是立即报警。警方在这个年轻人的身上搜出3把管制刀具,及时消除了春节期间一个安全隐患。 毛某涉嫌电信诈骗被判缓刑并处罚金,他始终负罪感很强,认为家人和邻居歧视他,去年7月,商会党员获悉情况后主动来到毛某家中谈心聊天,还安排其在商会会员企业上班,解开了他的心结。 为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解决实际困难,树立生活的信心,商会党员捐赠万元爱心资金向20名家境贫困的社区矫正人员送去了食用油、面条、电风扇和防暑药品,帮助他们走出人生低谷,鼓励他们树立生活信心,坚强起来好好做人。让社区矫正人员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 为帮助即将刑释服刑人员最大限度就业,打通临释人员从监狱门回归社会的最后一公里,为维护社会稳定发展作出贡献,商会党支部组织企业到赣西监狱办招聘会,让即将临释人员走出监狱门就能进入社会门。“出狱就能找到工作,这辈子再也不会重走老路了”。签署了就业协议书的临释人员刘某说。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会员们回报家乡的愿望成为农村社会治理和建设的强大暖流,也让商会会员们“凝聚乡情,报效桑梓”的公益基因传导延续,不仅民间的纠纷和矛盾少了,治安稳定了,还涌现出一大批好人好事,形成了人人向善行善,人人奉献爱心,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莲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郭建明说道,商会自觉把商会党建工作摆在首位,通过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商会各方面资源真正聚集起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感情密切起来,加强商会自身建设,上下联动,凝心聚力,汇集了正能量。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