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02-25 第07版:七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四川省科技装备业商会: |
提早谋篇布局 打造创新高地 |
|
作者:
■本报记者史晓芳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456 |
|
|
|
|
|
|
“2021年,我们要共同为企业打造一个资源整合平台,抢抓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服务两地科技装备产业发展;共建共享科技装备产业链资源平台和科技装备创新发展促进中心,共同建立‘川渝科技装备产业创新发展促进中心’,开展涉及产学研用的产业发展研究、咨询等服务。”四川省科技装备业商会党委书记、会长,四川科道芯国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琳琳表示。 记者了解到,四川省科技装备业商会近日围绕四川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战略,科学谋划工作。同时,商会依托川渝科技装备产业联盟互动工作机制,及时召开川渝科技装备产业联盟企业家座谈会,探讨如何在川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发挥力量、科技装备各行业如何开展跨区域合作、商会如何发挥作用等议题,进一步明确了商会的发展目标与任务,为今年全年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依托市场创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 朱琳琳说,要积极探讨在成渝两地开展打造成渝科技装备产业示范项目和高水平大型展会活动,通过这些载体提升产品的品牌价值。 “在双城经济圈的大背景下达成一些协议,只是一个初级的工作,未来在更多领域双方都可以进行展示。”重庆市科技装备业商会党支部书记、副会长刘宝玉说。 重庆市科技装备业商会副会长、重庆鹰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卜晖建议,可以举办相关信息交流会、技术研讨会、专业论坛、产业对接会、专业展会等,促进川渝上下游产业链对接,打造一批产业合作精品项目。 四川省科技装备业商会副会长、成都国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陆川认为,航天产业总体稀缺的是人才,希望能够通过基础科研设施建设,把商业航天和航空航天这一板块在西南地区做得更强。“希望争取到重大项目、重大实验室,能够把相关前沿技术势能在川渝地区聚集。” 加强交流促合作携手开创新局面 通过定期互访、信息互通这样的基础性活动,可以让川渝两地科技装备企业真正交流起来。刘宝玉表示,在2021年的整体规划中,双方要通过每个季度互访,将对方企业资料对接并有针对性地发布给会员单位,互相进行实地走访,就此形成联盟合作机制。 四川省科技装备业商会轮值会长、中自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启章说,川渝科技装备产业联盟可以在川渝空气污染治理联防联控上发挥作用,双方可以将各自的技术优势、渠道优势进行叠加优化;共同深入开展大气污染形成机理、传输规律及控制对策科研攻关,针对共性问题联合发布标准化、技术规范文件,加快环境空气质量改善。 “双方商会可以互相走动,邀请会员单位把他们各自产品的介绍放在一起,这样有利于大家更直观的了解。建议建立一个定期交流机制。”重庆市科技装备业商会副会长、途作林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汤伦华说。 四川省科技装备业商会轮值会长、四川傲势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郭亮表示,重庆是国家低空空域改革试点城市之一,与川渝两地无人机企业合作,通过更低成本的无人驾驶技术,能给通航产业带来革命性变化,成为新的市场增长点。 重庆市科技装备业商会副会长、重庆杜马斯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杜长春希望,川渝科技装备联盟的企业能携手在创新上下功夫,真正抱团,打造开放、共赢、高效产业联盟,成为创新高地。 “从我们的行业角度出发,我认为商会大有可为。根据双方会员企业在装备制造、原材料供给以及某项科学研发方面的合作意愿,可以双方商会资源平台为推手,积极开展撮合交易。”四川省科技装备业商会理事、成都兴业雷安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汤皓然说。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