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1-02-25
2021-02-25 第05版:五版 【字体】大 |默认 |

上海市朱泾镇商会创立“名誉村主任”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 【记者杨联民上海报道】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097
    在深入开展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中,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商会为推动“两个健康”助力乡村振兴,积极探索“民营企业+农村”联合党建新途径,创新聘任民营企业家为“名誉村主任”参与社区治理,创出了一条“企业获发展、村民得实惠、乡村有新貌”的“三赢”之路。他们的理想信念教育生动实践做法得到全国工商联和上海市工商联的高度认可,并分别荣获全国“四好”商会和上海市“四好”商会称号。
    据悉,朱泾镇商会成立于1996年,现有会员企业157家,个人会员6人。2018年商会党组织成立后,确立了以党建引领、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引导服务办会指导思想,积极探索企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契合点,并确定了以创立“名誉村主任”为抓手,深化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促进“两个健康”。
    2019年以来,朱泾镇商会按照政治上有觉悟、社会上有影响、事业上有成就、对“三农”工作有热情、参政议政有能力的“五有标准”,走访一批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的负责人,在此基础上,推荐上海永太服装金山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李长虹,上海颐和苑养老服务中心理事长周保云等11位“名誉村主任”竞聘上岗,他们不领报酬、聘期3年,分别对应朱泾镇11个行政村。
    “名誉村主任”上任后,紧紧围绕“提升企业素养、承担社会责任、助推乡村振兴”开展工作,他们深入农村开展实地调研,熟悉镇情村情,了解乡村建设关注点和村民需求点。按照“村企共建,发展共赢”原则,认真做好出谋策划者、为民服务者、发展推动者三个角色。在助推乡村振兴中除每个村自选共建方法外,还明确了多个方面的“规定动作”。即:每年两次走访调研活动,访农户问民情;每年结合各村情况和村民需求,推动一个“乡村振兴”项目;每年结对1-2户困难家庭,帮助其改善生活状况等。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名誉村主任”更是各尽其责,纷纷为自己任职村出力。李长虹为21位村居一线防控人员免费配送盒饭,截至3月底累计配送25000多份;杨宝富组织员工发放宣传资料、拉宣传横幅、维修23个道口设施;严水生为牡丹村提供22个道口所需的隔离栏、网片、钢管及工具等;陆海忠向待泾村捐款5万元,作为防疫专项资金……11位名誉村主任都以不同形式为村里送去了帮助,成为防疫工作中一抹亮色。据统计,近两年商会及会员企业累计帮扶资金达400多万元,认领“爱心帮扶便民利民”微公益项目30多个,有效促进了乡村振兴。
    朱泾镇商会会长李长虹表示,“名誉村主任”走进村委会,其实质意义在于通过深化企村“联姻”找准企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契合点,一批企业家的回归,不仅助推了乡村振兴,更是营造了社会共同参与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