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02-25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规范新兴业态先规范监管业态 |
|
作者:
■李英锋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174 |
|
|
|
|
|
|
“直播带货”食品能放心吃吗?外卖包装材料安全吗?最高检正在开展为期3年的“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活动,将外卖包装材料安全、“网红代言”“直播带货”等网络销售新业态涉及食品安全及监管漏洞作为重点监督领域。 检察机关对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的情况负有监督职责,也就是说,市场监管等部门是“管”网红代言、直播带货等网络销售新兴业态的,检察机关则是“管”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市场监管等部门如果有履职不到位的地方,有薄弱环节,有漏洞,检察机关就可以依法对市场监管等部门采取督促制约措施。 近年来,网红代言、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成为发展的新风口,促进了网络销售,也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和便利。然而,网络销售新业态泥沙俱下,暴露出不少问题,比如,推介或销售三无产品、假劣产品、虚假宣传、数据造假等,这些问题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扰乱了市场秩序,妨碍了网络销售新业态的健康发展。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当网络销售新业态中的问题涉及到食品安全时,就变得更加敏感,性质就更加严重,危害就更大,也会受到更多的关注。 无疑,网络销售新业态中的一些问题所对应的是监管的迟钝、滞后和薄弱环节,正是因为监管存在问题,没有跟上网络销售新业态的发展,或者没有发挥必要的规范制约作用,才导致网络销售新业态出现了问题,或者让相关问题有了生存甚至发展的空间。 要规范新兴业态,就得先规范监管业态。最高检开展的为期3年的“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活动,瞄准了网络销售新业态的侵权点、风险点,也切中了监管业态中的问题点。检察机关针对网络销售新业态中的违法情形,通过向监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提起公益诉讼、与监管部门共同引导企业制定签署自律公约等形式,可以提示、倒逼、督促、带动监管部门增强风险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健全监管机制,强化监管行动,用足用好查处、约谈、通报批评、失信惩戒等监管手段,封堵监管漏洞,消除监管的死角死面,提升监管质量,优化监管效果。 要规范网络销售新业态,监管业态的表现尤为关键。检察机关开展专项行动重点监督网红代言、直播带货等网络销售新业态涉及的食品安全问题及监管漏洞,重点监督监管部门的履职作为表现,重点监督监管业态,可谓牵住了牛鼻子,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检察机关管住管好监管部门,解决好监管业态中存在的问题,助推监管业态良性运转,能产生明显的传动效应和溢出效应,也就是说,监管业态的良性运转最终会解决网络销售新业态中的问题,会助推网络销售新业态的良性运转,这正是检察机关想要的结果。 目前,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等检察机关已经开展了一系列行动,取得了不错的监督效果。各地各级检察机关都该快速行动起来,瞄准问题,拿出有效措施,把针对网络销售新业态的专项监督行动落到实处,让监管业态转起来、严起来、灵起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