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02-24 第07版:七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守正创新 铸造商会“红色引擎” |
常州市安徽商会党支部探索党建工作新机制 |
作者:
■通讯员朱明芳本报记者庄道秋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3404 |
|
|
|
|
|
|
常州市安徽商会成立于2008年3月,党支部成立于2013年6月,现有党员18人,另有流动党员15人,是常州市第一家异地商会党组织,也是常州市党员人数最多的商会党组织。 常州市安徽商会党支部书记、会长许常娥告诉记者,党支部成立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不懈探索实践创新,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努力建设中国特色商会。 建好“主阵地” 组织强起来。建设中国特色商会,实行党对商会工作的领导,首先要在商会建立建强党的基层组织。2013年6月,常州市安徽商会率先在该市30多个商会中建立党支部,设书记一人、副书记一人。2015年6月,成立支部委员会,设置组织、纪检、宣传、群众等委员,建立了完整的领导班子。2017年9月,党支部换届时,把16名在册党员和15名流动党员分成4个党小组,并实行党小组长负责制,组织架构更加健全,政治引领更加有力。党支部就像一块磁铁,把大家牢牢吸附在一起,同时党支部又像一块大石,有力支撑起商会这栋大楼。 活动搞起来。没有活动,就没有活力,就没有凝聚力、影响力。党支部注重开展体验性活动,把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决策部署宣传贯彻到活动过程中。先后开展“军事日”活动,走进东海舰队、海航一师,参观现代化海军舰机,聆听国防教育讲座,开展党情国情国防教育;开展党员企业家“廉政日”活动,走进常州市检察院廉政教育基地、市看守所,进行反腐倡廉教育;开展民营企业家“健康日”活动,开展疾病预防、健康会诊等;定期开展“统一党日”“主题党日”活动,走进井冈山、大别山和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合肥渡江作战纪念馆等,进行理想信念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这种注重参与和体验的活动受到广大党员的欢迎和好评。 党旗飘起来。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党支部始终高举思想政治大旗,坚持把方向、议大事、促落实,通过党对商会工作的领导,建设中国特色商会组织。在重要会议中,党支部坚持参加把关并发声;在重大活动中,党支部注重牵头或联办,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建设企业家诚信档案、参加学历教育培训、月度值班、走访会员、扶贫助困等活动中,党员都是主动报名,走在前列。在首批被市诚信建设办公室授予的“诚信单位”名录中,党员企业占66%;在首批常州大学本科班、常州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大专班学历教育和格局商学院精英班报名学员中,党员占72%,很好地体现了党员的先进性。 奏响“二重唱” 抓住“两个关键”。党支部是商会建设发展的“政治核心”,理事会是“工作中心”,只有抓住党支部“政治核心”和理事会“工作中心”这两个关键,才能弹奏出最和谐、最动听的音律。 许常娥说,常州市安徽商会各项工作之所以开展得有声有色有效,原因就是抓住了这“两个关键”。党支部参与并把关商会重大决策,党支部书记在重要会议、重大活动中亮身份、发声音、起作用。理事会把每年会费的5%用于党建工作经费并写进商会章程,会长和有关分管副会长列席党支部重要会议和出席重要党建活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对党建工作给予实实在在的支持。党支部和理事会一唱一和,共同建设中国特色商会组织。 实现“两个提升”。在实际工作中,党建工作和商会工作往往存在“两张皮”现象,你做你的,我搞我的,互不相干。常州市安徽商会党支部成立以来,坚持党建工作和商会工作同步谋划、同步实施、同步推进,特别是2017年10月理事会换届以来,实行“书记会长一肩挑”,副会长和理事兼任支部委员,把党建工作和商会工作有机融合在一起。党支部和理事会共同筹建和管理徽商学院,共同开展诚信体系建设,共同签订校企合作共建协议,共同开展对外学习交流等等,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为我争光,我为你争辉,有效避免了“两张皮”现象,真正做到了党建工作和商会工作“双促进双提高”。 促进“两个健康”。“两个健康”是党在民营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工商联和商会工作的最重要抓手。常州市安徽商会80%以上的企业规模不大,企业负责人文化素质不高,如何促进会员企业健康发展和企业负责人健康成长?党支部把“两个健康”分解成销售收入、依法纳税、科技创新、社会责任、促进就业、和谐劳动关系、非公党建等7项指标,每年评选出7个10强,每3年向市工商联推荐一批代表人士,并向江苏省安徽商会和全国徽商大会推荐一批优秀企业和优秀企业家,以此推动和促进“两个健康”。 画好“同心圆” 思想上同心。民营企业家心里怎么想的,他们是否和党同心同德,这是商会党建工作必须思考的最重要问题。常州市安徽商会党支部视信任、团结、服务、引导、教育民营企业家为己任,持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先人一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引导民营企业家做“四有”新苏商,进一步增强“四信”,在思想与党同心同德。党支部成立以来,先后发展了党员2名,现在递交入党申请书的企业家越来越多,党支部的“磁铁效应”越来越凸显。 目标上同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感召下,常州市安徽商会党支部和理事会共同开展“中国梦、商会梦、我的梦”系列筑梦活动。先后举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安徽商会我的家大家说”“我的梦想我来讲”等活动,收到征文40余篇,举办小规模讲堂16次等,引导教育民营企业家爱党、爱国、爱家乡,在促进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的同时,努力建设中国特色商会组织。 行动上同行。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党支部注重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党员企业家和入党积极分子更加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一步增强了“四个意识”。在开展“唤醒党员意识”系列活动中,连续8年荣获凌家塘农副产品市场“五星级文明经营户”的程有学充满真情地说:“我过去听党的话跟党走,今后我还要听党的话跟党走!”如今,党支部中像程有学这样忠于党、热爱党,听党话、跟党走的党员企业家越来越多。 探索“新机制” 实行“党员组织关系转入承包责任制”,做到组织关系能转尽转。如何确保流动党员正常参加组织生活,及时听到党的声音,感受党的温暖呢?许常娥说,党支部创新实行“党员组织关系转入承包责任制”。党支部每年明确党员组织关系转入数量,指定2名党员负责1名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转入工作,主要是帮助其联系老家所在的村委和组织部门,同时与常州市总商会党委对接,确保组织关系接转顺利和到位。该机制实行4年来,先后转入党员9名,现在已有党员主动认领任务。实践证明,专人负责和跟踪督促的方法成效明显,常州市安徽商会党支部今年又有2名党员组织关系转入,真正做到能转尽转,进一步壮大党员队伍。 实行“支部参与把关商会重大决策机制”,确保商会发展正确方向。党支部应该发挥怎样作用和怎样发挥作用呢?常州市安徽商会党支部主动参与把关商会重大决策,起到“指南针”的作用。如果党支部认为商会会议决策欠妥,则旗帜鲜明地提出不同意见,要求会议暂缓决策。例如,一次理事会赴台湾考察并召开会议,讨论实行“分会考评奖惩制度”,给予年度考核最后一名的分会罚款两万元,并把罚款所得用于奖励第一名的分会。党支部认为,这样做会挫伤有关分会的积极性,会给商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因此现场予以否决。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如今党支部实行参与把关商会决策“前置”机制,秘书处提前3天把会议主要内容报送党支部,提请支委会议研究,这一机制的有效实施,保证了商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实行“党小组建在分会上的制度”,确保政治引领工作落地有效。常州市安徽商会理事会2017年9月顺利换届后,成立了4个分会,实行分会活动和考核管理。党支部学习“三湾改编”把“支部建在连上”的方法,决定把“党小组建在分会上”。党支部把33名党员分成4个党小组,分别派驻到4个分会,并实行党小组负责联系分会制和党小组长负责制。党小组同样参与并把关分会重要决策,在分会宣传党的政策,执行党的决定,推进商会发展,把思想统一在分会,把矛盾解决在分会,把工作落实在分会。自实行党小组建在分会上的制度以来,各分会的组织性、纪律性明显增强,值班、走访、讨论交流、承办活动等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商会发展呈现出既严肃认真又团结活泼的良好氛围。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