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02-18 第05版:五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泰州市高港区口岸街道商会:继往开来 不负时代 |
|
作者:
■本报记者庄道秋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3763 |
|
|
|
|
|
|
商贾云集的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口岸街道,早在清代便成立了商会。民国35年(1946年)9月,口岸镇商会根据选举章程,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商会,时有会员328家。 1949年全国解放,口岸木商业者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成立了口岸木商业同业公会,会员从50余家发展到108家。抗美援朝期间政府倡导捐资购买飞机大炮以及自认公债,木商业同业公会都做出了较大贡献。尤其是在爱国缴税运动中,公会两次举办所得税集体缴纳大会,共计缴纳税额40余亿元(老币),一时引起轰动,受到泰兴县政府的大会表彰。 口岸商会(口岸工商业联合会)于1952年正式成立。 1986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了沉睡已久的口岸商会。在历届党委政府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下,从恢复到发展,商会的各项工作都有了长足进步,得到了泰州市区的嘉奖和社会的好评,曾两次获得江苏省授予的全省先进基层工商联光荣称号。时任口岸商会会长孙秀峰还出席了全国先进个体劳动者大会,获全国先进劳动者光荣称号。 加强组织建设 夯实基础工作 如今的口岸街道也是泰州市工业经济强镇,现有工业企业800多家。泰州三福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扬子江药业集团凯威药用包装厂、泰州市电光源材料厂等一批重点企业,成为口岸街道工业经济的主力军。 近年来,口岸街道商会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在高港区工商联的指导下,按照"四好"商会的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商会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不断完善组织网络,创新开展各类活动,商会工作卓有成效。 值得称道的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对商会工作一直非常重视。2018年年初,明确了由街道人大主任、党群书记分管,政协街道工委副主任、宣传统战委员主管,商会工作上下联通,运行顺畅。 口岸街道商会现有会员240家,正副会长11人,专职秘书长1人,执委11人;领导班子成员文化程度均在大专以上,政治上经过街道办审核把关,并由区级有关职能部门综合考察通过,社会形象好,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且热心商会工作。专职秘书长常年驻会办公。商会拥有独立的办公场所,产权清晰,所收会费能保障商会活动支出。会员大会、理事会建立以来,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及商会章程办事,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每年定期组织召开会员大会、理事会议,常务理事会议,会员办公会议。年初制定年度计划,年终进行工作总结,班子团结,分工明确,风气良好。 口岸街道商会十分重视党建的引领作用。2011年口岸工业园区建立了党总支,下设三家党支部。商会秘书长任工业园区党总支委员,同时兼任第二党支部书记,负责工业园区数十家未设立党支部的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2017年1月又成立了泰州市高港区绳网带吊索具行业协会党总支,下设七个党支部,街道商会副会长李付林任党总支书记,每年发展党员10名左右,占全街道党员发展总数的30%以上。企业党组织积极开展"三会一课""两学一做"等活动,各党支部书记和党务工作者每年坚持参加街道举办的学习和培训。广大党员自觉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口岸街道商会还不断探索创新运行模式,2019年试行会长轮值制,充分发挥会长们的主观能动性。据了解,一季度由会长杨屹峰轮值,组织召开2019商会工作会议,执委以上人员参会座谈,建言献策,共话发展大计;二季度由副会长王宏贵轮值,组织会员观摩兄弟镇街商会,谋划建设口岸商会园地;三季度由副会长李付林轮值,邀请市区书画家走进企业,现场挥毫泼墨,提升企业文化品位;四季度由副会长王正宇轮值,组织会员代表走进口岸船舶有限公司,看规模,听报告,分享发展喜悦。 会长们各显神通,活动丰富多彩,会员们很是满意。 加强教育引导 把握政治方向 商会是一个代表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的社会团体组织,是政府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如何发挥好商会的职能作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听党话跟党走?多年来,口岸街道商会始终把强化教育引导,促进"两个健康"发展放在首位,着力打造一支政治上有方向,发展上有本事,且有责任担当和文化内涵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 商会坚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尤其注重对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教育和培养,引导会员诚信自立,守法经营,规范发展。他们组织会员代表专程赴延安、徐州、淮安等地考察学习,寻访红色圣地,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升华会员爱国爱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商会还建立了法律顾问团,组织会员企业参加法律知识培训学习,帮助企业经营者增强法律素养。 为了帮助会员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做好参政议政工作,口岸街道商会多次开展业务辅导,不断提高代表、委员们思想认识水平和写作能力,社情民意和提案议案的质量、数量显著提高。 口岸街道商会还积极组织企业会员参加高港区工商联举办的民营企业家大讲堂学习,听取专家学者关于强化企业管理、依法诚信经营、注重安全生产、防范金融风险、履行社会责任、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知识讲座。 强化服务意识 创新服务手段 服务好会员企业是商会的职能和要务。怎样更好地为会员企业服务?口岸街道商会一直以来孜孜以求。 融资难,长期以来困扰着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商会主动展开"政银企"对接,邀请政府部门、银行等金融机构负责人交流座谈,为会员企业寻求资金支持。 与此同时,口岸商会的两位会长还成立了两家农村信用互助合作社和小额贷款公司,每年发放贷款千万元以上,缓解了不少中小企业的燃眉之急。 口岸街道商会有很多生产型的会员企业,安全生产和职工技能培养是这些企业的头等大事。为了增强企业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商会每年都与会员企业联手,举办安全应急技能演习,组织数十家企业负责人、中层干部和一线职工参加现场活动。 特别是盐城响水事件发生后,商会与街道安监科、工会联合成立了安全生产督查组,对所辖企业进行认真检查和重点督查,列出问题隐患,制定整改措施,落实了工作责任。 2019年11月,商会专门在江苏昆仑电光源材料有限公司举办了应急救援演练活动,邀请区应急管理局和口岸街道的负责人,以及各重点企业负责人观摩。演练中,参演人员精神饱满,反应迅速,操作得当,检验了街道和企业在处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能力以及相关部门配合作战能力。 为了弘场工匠精神,提升企业职工技术水平,口岸街道商会多次与工会以及会员企业一起,开展技能大比武活动,为企业职工加强学习交流、磨练生产技能搭建平台。与汇锦电子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汇锦杯"电子装备技能比武大赛,与江苏正申索具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做强传统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高港区绳网吊索具行业技能比武大赛、与江苏扬泰电子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补强贴合技能比武大赛等等,都取得了圆满成功。 近年来,国内国际经济形势趋于严峻,尤其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很多企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有的民营企业家形容遇到了"三座大山":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口岸街道商会对此高度重视,迅速开展走访调查,向会员企业宣传政府减税降费、以及应对疫情制定的惠企政策,帮助企业吃透精神,消除恐慌,提振信心。 为使党和政府对企业减税降费的政策落到实处,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口岸街道商会走访调查了多家企业,围绕企业在税收、社保方面的政策落实情况和遇到的问题,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并写出调研报告,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 弘扬光荣传统 热心扶危济困 口岸街道商会多年来致力于弘扬商会扶危济困的光荣传统,引导会员企业热心慈善公益事业,回馈社会。据不完全统计,帮扶西部贫困地区建设投入400多万元,实施阳光助学工程100多万元,村企对接共建新农村资金200多万元。今年抗击新冠肺炎期间,商会发出倡议,组织动员会员企业捐款捐物,共计80多万元,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贡献了一份力量。 关心弱势群体,乐于奉献爱心,是口岸街道商会的一贯坚持。他们多次举行献爱心、送温暖活动,每年中秋节、重阳节,都会走进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开展"结对手拉手,助老献真情"活动。每年"八一"建军节,商会也会积极参与街道组织的"双拥"活动,与街道人武部、民政科一行走访慰问烈、军属家庭。春节来临,商会也会对会员企业的困难职工进行慰问。 为资助贫困家庭子女完成学业,激励品学兼优的初、高中毕业生自强不息,立志成才,口岸街道商会实施了"阳光助学工程",会员们慷慨解囊,每年捐资达数万元。4家会员老板结对帮扶孤儿和困难家庭学子,直至其大学毕业。泰州三福船舶有限公司总经理、商会会长杨屹峰关注教育事业,呵护祖国花朵,助力提升师资力量,2018年捐献深圳美丽教育园丁基金会300万元。 商会还积极参与对口帮扶西部贫困地区活动,派员随高港区工商联前往陕西省淳化县送温暖,9家会员企业捐款捐物达20万元以上。 作为一家有着悠久历史传承的商会,口岸街道商会正凝心聚力,开拓创新,不负新时代,再创新光荣。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