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02-10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布局免税行业正当时 |
|
作者:
■张国栋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138 |
|
|
|
|
|
|
据报道,日前中办、国办印发的《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鼓励重点城市增设一批离境退税商店,在确保有效监管、风险可控前提下,在符合条件的离境退税商店推广开展“即买即退”业务,增加海南离岛免税城市和门店。 专家表示,此举能够促进入境旅游和消费增长,引导境外消费回流。离境退税是指境外旅客在离境口岸离境时,对其在退税商店购买的退税物品退还增值税的政策。根据相关规定,在离境退税商店内,只要在我国境内连续居住不超过183天的外国人和港澳台同胞,同一境外旅客同一日在同一退税商店内购买退税物品满500元人民币,离境日距退税物品购买日不超过90天,且所购买商品由境外旅客本人随身携带或托运出境,即可享受退税。 表面上看,这种做法似乎有“游客拣了便宜国家流失了税收”之嫌,其实不然。相反,无论算大账还是算长远账,这应该都是种双赢和多赢。一方面,离境退税的真正意义,在于促进入境旅游和消费增长。增设离境退税商店,能够给境外消费者提供更便利的退税服务,降低境外旅客旅游购物成本。扩大离境退税范围,吸引入境旅游可进一步活跃国内消费市场,有助于扩大内需。 另一方面,通过增设离境退税商店,增加免税店数量及免税商品种类、提升免税购物限额等措施,可精准锁定特定消费人群并为之提供丰富的消费选择,且不会对全国零售体系及生态造成较大冲击,可谓是承接海外消费回流的有效抓手。海南离岛免税店销售额大幅增长,释放了我国境外消费回流趋势加快的信号,更多中高端消费开始在国内落地,就是很好的例证。 同时,随着国产商品品质不断提升,进口渠道不断拓宽,免税购物政策不断完善,加之当前在全球疫情影响下,居民出境受限,境外消费增长明显,抓住机遇让消费回流也是关键。有报告预计,到2025年我国免税业市场将突破1500亿元,长期看或突破200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北京、上海等拥有庞大出入境客流的城市仅开设了1至2家小型市内免税店,这明显不足。对标韩国首尔12家免税店,我国一二线城市市内免税店发展潜力巨大。换言之,落实《方案》,布局免税行业正当时,不论是增设离境退税商店,还是布局免税店,都有利于促进免税业的发展,都有利于促进消费、提振经济。尤其此次《方案》的提出,在符合条件的离境退税商店推广开展“即买即退”业务,既回应了游客关切,打消了游客的顾虑,更如同一把“助推器”,会让更多的游客乐愿为此买单。 当然,布局免税行业不能想当然,不能只为蹭热度一哄而起、一哄而上。除了因地制宜,更要“在确保有效监管、风险可控前提下”。从长远看,免税业还要苦练内功,确保产品质量,提升服务水平,才能为消费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取得预期效果。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