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1-02-09
2021-02-09 第05版:五版 【字体】大 |默认 |

青海海东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有效带动农民群众增产增收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738
    立春时节,青海高原依然寒气袭人。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高庙镇的一栋栋日光节能温室里,却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草莓、西红柿、辣椒等反季节果蔬正在陆续迎来收获季。
    “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温室里蔬菜的定苗日期都是经过计算的,就是要赶在过年前后上市,卖个好价钱。”高庙镇长里村村民李林业说,“这栋温室里种的是本地特有的乐都辣椒品种,虽然产量低,但是品质好、价格高,春节前一斤可以卖到40元。”李林业透露,光一个种植乐都辣椒的温室,第一茬就收入了1.6万元。立春过后天气转暖,10天左右就能长一茬。
    同村的姜春英不仅种了辣椒,还种了西红柿,她对今年的收成比较乐观。姜春英说,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西红柿挂果非常好,辣椒的长势也不错,即便节后上市,预计一个棚至少也有1.5万元的收入。
    地处青海省东北部、湟水河谷地的乐都区得气候、地理环境之利,一直是青海省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近年来,当地政府充分利用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和产业扶贫等政策,着力推进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建设,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也有效带动了农民群众增产增收。
    长里村村支书徐文斌介绍,全村367户中,大部分人家都有日光节能温室,尤其是脱贫攻坚期间确认的建档立卡户,家家都种,反季节果蔬已经成为村里冬季的主要营生。
    “村里200多亩日光节能温室都是2016年的六盘山片区扶贫项目,2017年建成后开始规模种植。自从有了节能温室,村里就再也没有冬闲一说。”徐文斌说。
    乐都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主任保守智介绍,目前,乐都区已建成日光节能温室和其他各类温棚各8000余栋,年蔬菜产量达到33万吨,占青海全省产量的20%以上。过年时节尝鲜本地果蔬,已经成为高原人的一种默契。(骆晓飞)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