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1-02-05
2021-02-05 第06版:六版 【字体】大 |默认 |

跨境金融产品蕴含巨大需求

贝恩公司提示金融服务机构应当抓住粤港澳大湾区机会

作者: 【记者杜鹃北京报道】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106
    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人口超过7000万,过去10年GDP年增速接近8%,GDP总额接近1.7万亿美元。3日,贝恩公司发布的新报告《你预备好去实现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的机会吗?》显示,随着大湾区经济活动的兴起、人口的增长和政策的变化,内地和香港客户对跨境金融产品表现出相当大的兴趣,为理财、保险、借贷等领域的金融公司带来新的机遇。
    在研究中,贝恩公司对大湾区内3000家零售客户和中小企业展开调研发现,理财领域拥有最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该报告显示,目前只有少于20%的大湾区零售企业持有跨境理财产品,而那些还未购买的企业在调查中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还没有购买跨境理财产品的内地大湾区客户中,有70%的受访者表示预计将在未来3年内购买相关产品。
    在保险领域,人寿和财产保险在内地大湾区城市仍是发展中的产业,因此也具备一定潜力。报告显示,2019年大湾区保险渗透率只有6%左右,仅为发达市场的一半。对贷款公司而言,大湾区内部流动性的增加,可能会刺激对抵押贷款的需求,并带来更多的跨境机会。例如,有约20%的内地零售企业和10%的香港零售企业表示考虑在未来3年内向跨境机构申请抵押贷款。
    贝恩公司资深全球合伙人、亚太区金融服务业务主席暨本次报告的联合作者Henrik Naujoks表示:“我们的调查显示,大湾区的企业对跨境产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发现了跨境产品的价值。所以对于金融服务企业来说,现在正是抓住大湾区机会,确保自己能够在未来满足客户需求的好时机。金融服务企业必须即刻采取行动,制定正确的战略,把握时代发展机遇。”
    该报告指出,金融服务企业如果不想错失大湾区发展机会,需要采取3个中长期举措,即针对大湾区客户的特定需求,定制创新产品和服务,以此形成差异化;建立适用于不同客户的跨境数字化和多渠道体验;建立适合本地的集中化、协作式运营模式,高效抓住大湾区新机遇。
    我们的研究表明,建立合适的全渠道,尤其是数字化客户体验,是成功抓住未来机遇的关键因素之一。高达90%的内地受访者表示,他们偏爱使用数字化平台研究保险产品并与保险公司沟通。大约60%的受访者认为数字渠道是购买和交易理财产品的最佳渠道。
    当前,跨境理财通和保险服务中心等与大湾区发展相关的金融服务措施正在酝酿推进。“随着大湾区的不断发展,未来监管和政策变化的速度和范围依然具有不确定性。”贝恩公司全球副合伙人、本次报告的联合作者李思瀚(Herbert Lee)表示:“但是,大湾区的整体发展态势和客户需求是显而易见的,对于大湾区的金融服务企业来说,现在正是至关重要的时刻。”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