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02-01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证监会明确2021年监管重点 |
加大权益基金供给严密监控资金杠杆水平 |
作者:
■本报记者刘弋瑗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522 |
|
|
|
|
|
|
证监会近日信息显示,证监会召开2021年系统工作会议,明确了2021年监管工作的重点,包括切实加强监管和风险防范,坚决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等。 证监会表示,面对疫情全球流行和复杂形势带来的严峻考验,证监会系统将坚持特殊时期作出特别安排,体现监管弹性和温度,强化IPO、再融资和交易所债券市场融资功能,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加快恢复发展。全力实现正常开市和常态化运行,坚持尊重规律,注重发挥市场内生机制作用,统筹推进投资端和融资端改革,以改革稳定市场预期。 证监会透露,将做好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新三板改革、健全退市机制等一批标志性改革落地实施,提请国务院发布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权益类基金管理规模创历史新高,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结构出现积极变化,市场韧性明显增强。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化解取得实质性成效,债券违约、私募基金等重点领域风险总体收敛。法治建设和生态完善迈出重要步伐,从严从重查处了一批大要案。完善科技监管组织架构体系,监管效能进一步提升。扎实开展作风问题专项整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健全“两个责任”同向发力的工作机制,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在扎实推进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落实落地方面,证监会表示,将坚持尊重注册制基本内涵、借鉴国际最佳实践、体现中国特色和发展阶段三原则,做好注册制试点总结评估和改进优化,加快推进配套制度规则完善、强化中介机构责任等工作,为稳步推进全市场注册制改革积极创造条件。统筹抓好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和退市改革方案落地见效,严格退市监管,拓展重整、重组、主动退市等多元退出渠道。进一步深化新三板改革。突出放管结合,深化简政放权。稳步推进制度型对外开放,积极推进跨境审计监管合作,同时加强开放条件下的监管能力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如何保持复杂环境下资本市场稳健发展势头?证监会明确,将贯彻“不干预”的理念,完善市场内生稳定机制。一方面,以更大力度推进投资端改革,加大权益类基金产品供给与服务创新力度,推动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政策尽快落地,优化中长期资金入市环境。另一方面,加强宏观形势的跟踪研判,密切关注市场流动性变化,严密监控资金杠杆水平,动态完善应对政策,严防跨市场跨领域跨境的交叉性、输入性风险,切实维护市场稳定运行。 此外,全面落实“零容忍”的执法理念和打击行动,通过消化存量和遏制增量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提升科技监管水平等也是证监会今年监管的重点。证监会表示,将建立跨部委协调工作小组,加大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市场操纵等恶性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对有关机构和个人的责任追究一抓到底。推动期货法立法,加快推进行政和解办法、上市公司监管条例等法规制定。依法从严加强对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等各类市场主体的日常监管,优化市场生态。 与此同时,证监会将稳妥化解债券违约风险,加大债券市场基础制度和法治供给,优化债券违约市场化处置机制,加强统一执法,严肃查处“逃废债”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快推进“伪私募”等相关风险的分批处置,严格落实私募基金底线性要求,建立部际联动、央地协作的风险防范处置机制,加快推动出台私募条例。聚焦“数据让监管更加智慧”的愿景,全面提升监管科技和行业金融科技发展水平。突出问题导向、应用导向和结果导向,夯实数据治理基础,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强化科技对监管的有效支撑。加强证券期货行业科技发展的统筹规划,大力促进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创新科技在行业的推广应用,提升行业科技安全管理水平。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