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1-01-29
2021-01-29 第02版:二版 【字体】大 |默认 |

辽宁省工商联建议:纾困中小微企业要继续延伸做细

作者: 【程景亮记者孙智沈阳报道】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243
    作为市场主体中数量最大、最具活力的群体,中小微企业在繁荣城市经济、增加就业、方便生活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日前召开的辽宁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期间,如何让中小微企业活下去,活得好,成为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据了解,近年来,辽宁省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出台一系列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措施,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激发企业活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改善供给结构。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差距仍在。权力下放接不住、接不稳,中介评估费用增多的现象依然存在;立法修法滞后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造成的“空档期”给企业带来操作中的困境,面临合法性危机;真正全面树立“店小二”式的服务理念仍有待加强。
    “哪儿的成本竞争力强,哪儿就是发展的‘梧桐树’、成长的‘聚宝盆’。”来自辽宁省工商联界别的省政协委员们普遍认为,辽宁要打造成本洼地,关键是提升成本竞争力。
    据此,辽宁省工商联提出:要多措并举确保下放权力“接得住、用得好”;要立法修订与行政审批改革步调一致;要降低中介机构收费进一步释放简政放权改革红利;要提升基层办事人员的公仆意识。
    辽宁省工商联还关注到了个体工商户的经营问题。辽宁省工商联同时建议,要在原有政策上延伸做细,继续加大扶持力度,解决好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疏通政策的“最后一公里”;有关部门要主动靠前服务,把已出台的利好政策细化,提供更直接更有效的帮扶,做到精准施策,帮助个体工商户解决实际经营困难。
    来自辽宁省工商联界别的杨澍熙委员更关注如何解决中小微企业税务难点问题。
    杨澍熙认为,近年来,在财税、金融、营商环境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较好的成效,但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尤其是在财税方面的难点、痛点极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发票“重监管、一刀切”,中小企业的税务专业水平低、税务政策把握能力差,在税务争议中处于弱势等。据此,杨澍熙建议,加速“放管服”改革,助力中小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加强税务服务工作,因地制宜;加大税费减免力度,缓解企业的经营压力。
    来自人口资源环境界别和民建界别的刘奇、隋震宁两位委员则关注到了工业领域中小企业的作用和发展。
    刘奇认为,辽宁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应当聚焦企业,产业发展要紧密结合市场,要围绕产业链一体化思路,解决上下游企业不协调、大中小企业不配套、制造业与服务联动不足等问题,推动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支持规模较小的企业追加投入,提升技术含量。
    围绕推动工业互联网赋能辽宁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隋震宁建议,在落实好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基础上,推动低成本、模块化工业互联网设备和系统在中小企业中的部署应用,鼓励中小企业用好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将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开展供需对接、集成供应链、企业制造能力共享、质量溯源等创新应用,提升社会制造资源配置效率。研究对设备上云上平台的中小企业给予一定的费用补助。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