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1-01-28
2021-01-28 第04版:四版 【字体】大 |默认 |

千亿资金南下 开启买买买模式

机构表示看好港股新经济及中概股回归受益板块

作者: ■本报记者宋寒业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724

    截至1月26日,2021年南下资金合计超过2600亿港元,较2020年同比增长170%,机构纷纷抱团科技股,推动港股指数再创新高,恒生指数一举站上30000点。
    此外,今年以来,港股的表现领涨全球主要资本市场,恒生指数在1月份以来,已累计上涨7.93%,跑赢同期上证指数(涨2.77%)、标普500指数(涨2.64%)、日经225(涨5.02%)等。
    千亿资金南下
    以腾讯为代表的科技股备受南下资金青睐。截至1月25日收盘,腾讯控股报766.5港元,涨幅近11%,总市值突破7万亿港元,创下自上市以来新高。美团-W也大涨近5%,此外,网易、京东股价齐创新高。
    对于港股上行的主要原因,业内普遍认为是南下资金看好港股投资机会,加仓趋势不变。Wind数据显示,2020年四季度,南下资金净买入的前10大股票包括腾讯控股、美团、小米集团、吉利汽车、香港交易所等。其中,腾讯控股获652亿港元净买入,美团、小米集团净买入金额均超100亿港元。
    从近期南下资金流向来看,新经济、汽车、半导体等板块受青睐。除腾讯控股、中芯国际外,美团、小米科技、思摩尔国际、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等净买入额均排在前列。
    “南下资金规模突然增加,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公募基金加速发行。”国盛证券张启尧说,公募基金正在加快布局港股。以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来看,美团-W处于重仓持股股票第二位,腾讯控股则排第四位。
    5只创新未来主题基金2020年四季度财报显示,这5只基金全部重仓腾讯控股,其中汇添富、易方达、华夏、中欧这4只基金均将腾讯控股买成了第一重仓股,鹏华创新未来混合基金第二重仓股是腾讯控股。
    港股为何受青睐
    “港股市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整体估值不高,存在价值被低估的因素;其次,近期新发基金,都可以通过沪港通投资港股,基金建仓的时候,会选择估值相对较合理、性价比较高的港股。”诺德基金研究总监罗世锋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企业在计划登陆港股。有消息称,滴滴将于今年上半年登陆港股。此外,“短视频第一股”快手IPO已进入路演阶段,预计2月5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此外,在中美关系不确定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中概股选择回港二次上市,这将加大港股投资机会。目前,符合香港二次上市标准的,包括拼多多、百度、蔚来、哔哩哔哩、理想汽车等企业。
    业内专家表示,优秀企业陆续从美国市场回到港股市场,给投资者带来较好的投资机会,多方面因素共振,也是必然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很多金融、地产、传统基建公司,估值确实较低,但这些公司从长期看,不一定有成长潜力,还需要认真甄别。
    中信证券研报预计,2021年将是科技股的集中上市期,大量新经济股和核心企业将回归港股上市。港股市场预计将逐渐成为中国头部科技资产最大的上市集合,汇集互联网巨头、消费电子和半导体公司、运营商和数据通信企业、新兴科技独角兽等各类标的和资产。
    看好今年港股机会
    多家机构表示看好2021年港股的表现。业内人士表示,近两年,A股一直处于结构性牛市,而港股在同期相对于A股大幅落后,对国内资金有很大吸引力,随着中国经济在疫情之后率先复苏,港股中尤其是中资股今年的盈利预期应该比较乐观,目前南下资金热情大概率还将持续下去。
    国泰君安(香港)研报表示,受多种因素冲击,过去几年港股表现明显落后于全球股市,港股具备补涨动力。2021年港股盈利增速明显高于往年,基本面强劲对港股形成强劲支撑。
    招商基金认为,境外流动性仍处于总量宽松阶段,全球经济将延续国内供给端与海外需求端共振模式。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港股中资股的盈利确定性高、低估值的优势明显。叠加目前港股相较于A股的投资性价比处于历史高位,南下资金有望持续净流入,长期看好港股具有资产稀缺性的新经济板块,以及中概股回归受益的板块。
    中信证券同样表示,预计港股将成为国内投资人最关注的科技产业投资主战场。2020年第四季度,港股科技板块合计市值超过14万亿港币,港股科技板块有望获得更多投资和关注。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