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1-01-27
2021-01-27 第05版:五版 【字体】大 |默认 |

“张謇精神”为民营企业家产业报国铸魂

100多位江苏民营企业“大咖”成为首批张謇企业家学院学员

作者: ■本报记者庄道秋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5400
    为创新传承和发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张謇精神,1月6日,由江苏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南通市委在张謇企业家学院联合举办的民营企业家学习弘扬张謇精神高级研修班开班。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红豆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周海江、亨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崔根良等100多位江苏民营企业"大咖"齐聚南通,成为首批张謇企业家学院学员
    
    1月6日,坐标南通。江苏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岳,南通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惠民共同为张謇企业家学院授牌揭牌,江苏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顾万峰主持相关活动。同日,由江苏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南通市委在张謇企业家学院联合举办的民营企业家学习弘扬张謇精神高级研修班开班。
    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红豆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周海江、亨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崔根良等100多位江苏民营企业“大咖”齐聚南通,成为首批张謇企业家学院学员。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点赞张謇,称赞他是爱国企业家的典范。
    历史中的张謇
    穿过百年烟云,在融合了“中西合璧”建筑特点的南通博物苑,在讲解员的解说中,张謇波澜壮阔的人生帷幕徐徐拉开。
    1853年,张謇出生于江苏通州海门常乐镇,祖上几代都是以农商为生。为改变家庭命运,张謇从小被送入私塾学习,父亲希望他走出一条由读书进入仕途的道路。
    前半生历尽波折,41岁的张謇终于在1894年高中状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
    他原本可以“天子第一门生”的身份,博取一生的荣华富贵,甚至走向“状元宰相”的道路。
    可也在这一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战败后的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让张謇痛心疾首。
    面对落后就挨打的现实,张謇陷入沉思,萌生了“实业救国”的念头。他认为,只有发展民族工业,才能抵制帝国主义的侵略。
    1895年8月,两江总督张之洞委任丁忧在家的张謇在南通筹办大生纱厂。
    中国传统士大夫一向耻于经商,状元“下海”办厂,这在当时是一件极其轰动的事。但张謇毅然放弃功名仕途投身实业,他这样表明心志:“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
    “翻来覆去,辗转难眠!”大生纱厂成立5年之后才正式开始纺纱,原因是融资太难。但张謇百折不挠,为了筹款,他奔走于南京、湖北、上海各地,心力憔悴。对于这段往事,张謇的儿子张孝若说父亲那时候到万无办法的时候,常常跑到黄埔滩对天长叹,流眼泪。有时候,张謇还得卖字筹自己的旅费。
    功夫不负有心人。大生纱厂投产后利润总额逐年增长,但张謇并不只满足于一个盈利的工厂。他的抱负是以大生纱厂为核心,利用盈利创办新厂,不断扩大再生产,最后形成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盐垦和农田水利业以及金融服务业等“全产业链”的大生集团。
    “父教育,母实业”,张謇更大的人生理想是建设一个区域和谐的社会系统,其中以实业为基础兴办教育为重点。他一生共创办了近400所学校,学科层次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再到特殊教育全覆盖。
    张謇深谙中国政治,他意识到,“实业之命脉无不系于政治”。大生事业是否有起色,局势安稳是前提。为此他积极推动政治变革,撰写了数万字的《变法平议》,提出一份社会改革方案。
    张謇所处的时代,让他亲眼目睹了武昌起义的爆发。凭借对政治和经济两者关系的深刻理解,他主张顺应潮流在共和主义下实现平稳过渡。
    70岁这年,张謇走到了人生的巅峰。北京、上海报纸举办民意测验,张謇以最高票当选为民众“最敬仰之人物”。在他生日前后,南通城车水马龙,马路两旁扎起了彩色牌坊,方圆几十里的人都来看灯会,张謇一人的生日,仿佛是地方事业成功的庆祝。
    自从1916年与袁世凯决裂,政治对于张謇而言,已经“兴味索然”,他把内心的家国情怀极力用在经营南通的实业、教育、水利、交通、慈善上,偏居一隅打造一个现代的社会。1920年他发起组织“苏社”,尝试谋求江苏各县自治,促进地方事业发展。
    因为张謇,当时的南通成了民国模范县,全国各地的观摩者络绎不绝。在当年的访问者眼中,南通充满现代气息:奔驰的新式汽车、高耸林立的烟囱、轰鸣的机器声,构成生机勃勃的社会图景。
    1926年8月24日,一代实业巨子张謇溘然长逝。当时全国政界、军界、实业界、教育界等各界人士,纷纷发来唁电或撰写挽联悼念这位先行者。张謇下葬时,家人依照他的遗愿,给他穿上大生纱厂织就的布衣;墓碑上以“南通张謇先生墓”寥寥数语朴素总结一生。
    张謇的时代意义
    张謇是集大成者,也是“全能冠军”,他的一生是荡气回肠的英雄传奇。
    2020年12月12日,以“新发展格局与张謇精神”为主题的“张謇精神的时代意义2020年度论坛”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院长、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郝明金指出,张謇精神有很强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希望新时代的企业家争做爱国报国、实干创新、坚韧不拔、遵纪守法的楷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务院侨办主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第一副院长潘岳表示,张謇精神是中华商道的集中体现,是家国情怀与经济理性的融合,是在义与利、公与私、家与国之间重塑的商业伦理,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又同时具有世界眼光的开放品格。张謇精神对于今天的中国企业家具有重要的时代启迪,“中国企业家当与国家同进退、共荣辱,同呼吸、共命运”。
    全国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兆前表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在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民营企业家要学习张謇爱国报国的情怀、勇于创新的决心、回报乡梓的爱心,进一步激发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民营企业家作用。
    杨岳说,江苏作为张謇故里和张謇精神孕育地,创新传承和发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张謇精神,逐步蝶变为“厚德、崇文、实业、创新”的新时代苏商精神,助推江苏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跃升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科技创新的“主动力”、吸纳就业的“主渠道”。
    在张謇创下的所有“第一”之中,最重要的是教育。张謇力主中西合璧的新式教育包括有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教育。
    他自己生活上至勤至俭,却倾其所有,连续十几年一口气办了近400所各种门类的基础学校,完成了一个完整的近代国民教育体系。
    杨岳指出,学习张謇企业家精神,就是要立足时代要求,把握社会责任新内涵。要秉承家国情怀,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要强化组织引领,提升社会责任新担当。要加强组织领导,研究制定推动江苏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工作规划和方案,建立健全促进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考评工作机制和制度。要搭建有效平台,引导民营企业稳岗促就业,参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投身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要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健全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让更多的民营经济人士投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实践中。
    “办一县事,要有一省之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之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之眼光”。徐惠民说,百年之通商,发端于张謇,应当要更加自觉见贤思齐,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争做张謇式企业家,在开启新征程、迈向现代化中扛起时代使命、作出更大贡献。
    在张謇企业家学院首期高级研修班培训中,曾长期主政南通多年的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江苏国际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罗一民给学员们作了题为《张謇:与众不同的企业家》的报告。他从“一生痴迷强国梦”“亦政亦商为中华”“只手打造‘第一城’”“精神遗产世代传”等方面,重点解读了张謇与一般企业家的不同之处,以及他对苏商及通商精神、南通城市精神产生的深远影响。
    罗一民介绍,张謇的一生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出生到22岁走上社会;第二阶段,走上仕途,22岁开始,一直到42岁;第三阶段,42-62岁,办企业参与政治,大显身手,事业达到顶峰;62-73岁,是他人生第四阶段,主要精力放在南通地方治理上。
    “爱国、救国、强国,像一根光彩夺目又厚重无比的主线,贯穿了张謇的一生。”罗一民说,作为企业家,张謇身上有三点最鲜明的精神品质。一是始终把救国、济民放在首位,固守“家国一体,大德为先”的儒家传统;二是始终奉行正确的义利观,“义利兼顾,以义为先”;三是始终坚持以德兴商,注重个人和企业品德修养。
    长期从事张謇研究工作的南通市政协常委、南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黄正平表示,严格来说,张謇远远不止于搞工业、农业,他在南通建立了公共交通系统,建立了文教卫体系统以及社会的保障系统,使南通变成了近代中国的第一城。南通是中国人用自己的理念和自己的力量建起来的近代城市,与当时上海、武汉、天津这样在一定意义上靠外在力量发展起来的城市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南通因张謇而光荣,而南通也成就了张謇。
    黄正平认为,如果说张謇考取状元是传统仕途的巅峰,但他并没有走状元宰相这一条官场上继续创造巅峰的道路,而是完美转身,创造了他自己在实业上的又一个巅峰,这个巅峰成就了他是中国唯一一个状元企业家的地位,所以他不仅仅是一个状元。传统文化熏陶出来的旧知识分子,一样可以拥有世界眼光,这也是今天企业家的楷模。
    “从张謇身上能看到,企业家精神是张謇精神的主体,爱国、报国是张謇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和灵魂。”黄正平说。时至今日再看张謇,他身上涌现出的精神,就是用崇高信念支撑自己,用创新精神引领发展,用契约意识示范社会,最后,他用民生意识来福泽百姓。
    争做“张謇式”企业家
    鉴往事,知来者。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张謇企业家学院的成立,将围绕传承和弘扬张謇企业家精神,按照“立足南通、面向江苏、服务全国”的定位,以培训民营企业家为主责主业,兼顾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常态化开展企业家教育培训工作,着力打造新时代企业家队伍建设教育培训基地、张謇企业家精神研究中心、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企业小的时候是个人的,大了就是社会的、国家的。如今,改革开放的好时代成就了企业的发展壮大,我们要饮水思源、回报社会,强化企业的社会担当。”作为张謇企业家学院第一批学员,张近东表示,苏宁将以张謇精神为指引,积极投身慈善公益事业,参与捐资助学、扶危济困等公益活动;推动企业发展与社会建设的交融,充分融入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时代命题;全面响应国家共同富裕的发展号召,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
    “弘扬张謇精神,就是要通过结合自主品牌、自主资本、自主创新来解决‘三座大山’问题。”周海江说,红豆集团将结合自身企业实际,以自主创新翻越转型的“火山”,以自主品牌融化市场的“冰山”,以自主资本攻克融资的“高山”。
    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沙钢集团党委书记、沙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彬说,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进一步弘扬好张謇精神,以张謇为楷模,增强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把创新、责任和开放作为企业发展准则,在实现高质量发展基础上更好履行社会责任。
    崔根良表示,重温缅怀张謇实业报国的爱国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兼济社会的担当精神,就是要悟初心、担使命,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大力度,把自身企业锻造成为以家国情怀、产业报国为追求,贡献社会为己任的社会企业,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扛起新使命、新担当,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新的贡献。
    “要学习张謇坚守实业的初心,立足国内大循环,加速研发替代进口的产品,占领产业制高点。学习张謇勇于创新的决心,增加研发投入,加大攻关力度,攻克‘卡脖子’技术难关,打造核心竞争力。学习张謇主动担责的恒心,把企业发展融入国家建设,把社会责任转化为长久之功,与党同心、与人民同忧、与时代同向。”通过张謇精神的实地学习,法尔胜泓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裁周江发出这样的感慨。
    海澜之家股份有限公司、海澜集团董事长周立宸表示,将奋发自强、实干兴邦;担起企业家的时代使命,以恒心办恒业,努力为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将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坚持行胜于言,不忘初心,始终保持创业者的姿态和热情;将传承张謇“父教育、母实业”的精神,常怀赤子之心,以满腔热情的家国情怀,带领海澜成为世界一流企业。
    “张謇号啬翁,一个大企业家以啬为美,对自己十分吝啬,却对世界无比慷慨,把财富、思想、精神、热忱毫无保留地耗散出去,非常了不起!”看完张謇生平展陈,万帮数字能源董事长邵丹薇说,自己的人生规划需要重新规划,要争做当代“女张謇”。她说:“我曾经想,最多干到70岁就退休,但今天,我决定干到人生的终点。商业实践需要体能,也许年逾古稀就干不动了,但救世济贫、助教兴善这些事可以一直做下去。”
    如今的南通城,大到一厂一校,小到一桥一路,留有很多张謇烙下的痕迹,这对后人是珍贵的物质财富,更是无价的精神财富。
(图1)江苏省民营企业家学习弘扬张謇精神高级研修班开班仪式   
(图2)江苏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顾万峰(右一)带领研修班学员实地参观考察南通博物苑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