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01-22 第06版:六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罗兰贝格发布“预见2021”趋势报告 |
多行业蕴藏变革发展机遇 |
|
作者:
【记者文雪梅北京报道】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708 |
|
|
|
|
|
|
近日,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发布2021年开年特别报告——《“预见2021”中国行业趋势报告》,预测未来一年一些关键行业的主要趋势及商业走向。罗兰贝格自去年开始发布中国行业趋势报告,得到了业界及品牌方的一致好评。 2020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预见2021”报告囊括了罗兰贝格专业团队在汽车、工业、化工、能源、交通运输与物流、消费品、零售与农业、文化娱乐与体育、旅游、通信与高科技、医药与健康服务、金融服务、房地产以及政府与公共等领域的前沿洞见。此外,今年的报告更是总结了各大行业重点趋势关键词,为业界相关人士把握趋势提供解码线索。 罗兰贝格全球管理委员会联席总裁戴璞认为:“与2020年一样,2021年的世界依然是充满不确定性。然而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中国开局良好、经济平稳运行,即将出台的“十四五”规划也整合了一些新常态的特征,期望在不确定性时代下的中国应对能引领新格局。”尽管2020年初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整个汽车产业带来震荡,但这些行业大势依旧得以纷纷呈现。不同的是,由于疫情带来的短期销量与利润影响以及终端需求的抑制与改变,部分产业变革趋势发展脚步相对放缓,而与数字化、智能化等相关的趋势在疫情危机下加速发展。展望2021这一“十四五”开局之年,罗兰贝格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将整体复苏,后疫情时代下汽车产业各领域的优胜劣汰将被放大,危机后正是产业链企业推进业务重塑、技术赶超、模式创新、运营优化并构建中长期护城河的最佳时机。 随着中国工业企业实力提高,2021年中国工业将继续迈向高质量发展轨道。它突出表现为技术攻关、工业互联网普及、国产替代以及体制改革和区域融合。随着以矿业为代表的传统资源型行业生产成本提高,中国资源型行业将大幅改善管理模式、提高运营效率,从而全方位地提高安全环保水平并实现降本增效。化工产业将年迎来新一轮增长契机。绿色化、高端化的发展方向将为业内企业创造细分领域的新兴机遇,客户导向的市场趋势也将催生B端产品品牌化等一系列模式创新。 2021年将是未来5年中国能源战略定调之年。罗兰贝格认为,能源领域应聚焦三大减排着力点:低碳电力、能效提升和净零技术。2021年也将成为针对上述议题形成顶层思路和路径设计的关键窗口。物流作为社会流通体系的基础将在我国双循环发展格局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罗,兰贝格认为针对发改委与交通运输部最新提出的“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适应现代化建设及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作为民生及产业基础保障的物流行业更需加速推进降本增效、提高供应链弹性、促进产业链协同、加强与制造业联动等诸多变革。 消费市场逐渐复苏,95后Z世代人群将推动深层次创新。尽管消费品、零售和农业企业有着全然不同的业务模式,但是,所有细分领域的头部公司必须对其品牌、产品、渠道和供应链管理以及消费者运营从全新视角进行审视和重定义,其转型速度特别是如何快速提升短板将决定其在“未来视界”下能否继续生存。对于新生企业来说,能否突破成长天花板、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取决其能否系统化思考。它们需要从创业初期的“一招鲜”、发扬能力长板优势转变为整体能力提升、适应新的竞争常态,从而挑战行业现有格局。2021年将是“超级产品公司”的再创业元年,那些真正掌握消费者需求,并为之创新的品牌将成为下一个超级王者。 疫情加速了文娱产业的融合与重塑。传统文化企业通过开拓和打造新业务形态,加速线下线上融合,探索新兴增长点。线下流量进一步向线上集中,直接拉升了直播、电商、短视频等新兴文娱业态的消费时间。与此同时,文娱产业各领域跨界融合加速、产业边界日益模糊,出版传媒、影视动漫、长短视频、直播电商、体育、游戏、消费品、旅游等各业态相互联动并深度融合,形成“泛娱乐”生态,成为国家、社会与资本的关注热点。 罗兰贝格认为,高科技、媒体与通信产业前景发展愈加广袤,如何在拥抱机遇、顺势启航的同时,把握核心塑造能力,以科学、稳健的步伐奋勇向前,将成为2021年诸多企业值得关注与思考的问题;医疗服务体系、支付体系、药械生产及流通体系将加速发生变革。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