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01-22 第06版:六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易方达基金配售6.3%上热搜 |
公募基金牛年有望迎来“大爆发” |
|
作者:
■本报记者李涛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521 |
|
|
|
|
|
|
1月19日,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基金首募规模超过2398亿元,一举登上微博热搜。这一首募规模已经打破了去年由鹏华匠心精选创下的1357亿元纪录,成为我国公募基金有史以来首募规模最大的产品。 据悉,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基金最终认购规模出炉为2398.58亿元,基于其募集上限150亿元,最终配售比为6.2537%。 绩优基金经理“带火”新产品 公告显示,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是冯波,目前是易方达基金副总裁、研究部总经理,拥有逾19年基金从业经验,14年投研经验,其中投资经验11年。是市场少有的,公募基金投资年限10年以上,且年化回报15%以上的“双十”基金经理。冯波透露,新基金将重点从产品、市场、技术和资源优势等角度,选择具备较好盈利预期、估值相对合理,同时具有良好治理结构与市场前景的企业,把握优质企业投资机遇。 而从发售公告来看,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基金的发售渠道,不仅涵盖了银行、券商,还有蚂蚁基金、蛋卷基金、腾安基金等三方渠道,总计有超过150家机构代销。销售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招行、交行、工行三大银行的销售数据分列第一至三名,单日销售额分别为336.14亿元、316.59亿元、237.00亿元,浦发银行也有超过100亿元的销售额。其实,就在同一天,发售火爆的并不止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基金一只,广发成长精选基金、华泰柏瑞质量领先基金,也分别达到120亿元、80亿元募集上限,博时成长领航基金也获得百亿资金的追捧。 对此,天风证券指出,1月前两周,已有27只偏股型基金(股票型+混合型)合计发行规模2085亿元。本周起至2月初,已经排期等待发行的主动偏股类基金共50只,其中有30只公布了募集上限,平均上限为76亿元,这也就意味着,整个1月发行规模可能达到5000亿元。 1.36万亿增量公募资金在路上 千亿基金再度出现,也反映了市场对于今年行情的认可以及投资者对资产配置需求的火热。正值一季度春季行情,基金公司都在积极发行产品,而且当前发行产品的安全系数相对较高,大家都在比拼开门红行情。居民的资产正在从储蓄转向其它资产的的过程中,赚钱效应更好的股票市场吸引了热钱的涌入,尤其去年权益类公募基金平均收益率跑赢了市场,给了投资者更多的信心。 有机构测算,按照2020年基金65%的获批率、平均每只26亿元的规模计算,公募基金年内新成立的规模有望达到1.36万亿元,这或许是一个保守的数据。因为按照开年热情来看,今年投资更偏乐观。数据显示:截至上周末,已成立的偏股型基金42只,共计2387亿份,远超2020年月均1671亿份的水平;其中5只发行规模超过100亿份,平均每只募集规模达到57亿份,超过2020年下半年平均26亿份的水平。而这与近日发布的《2020中国股民行为报告》也有诸多相似点。根据此报告,国内超25%家庭愿意拿出50%以上资产进行炒股,其中,即将步入中年的90后更是拿下“最爱买基金”的头衔。 不过,对待爆款基金业内也需冷静,此前监管明确对爆款抱谨慎态度。因此,对于当前热度,投资者们需要慎之又慎,而基金经理们也需要进一步提高资产甄别能力,为投资者带去更安心的回报。 公募基金如何掘金结构性行情 近期,冯波谈及近几年A股结构性行情特征明显时表示:“其实从2016年开始,这种结构性的行情就已经开始出现了,表现一是整个IPO的市场化,比如在去年开始的注册制;第二,我们开始引进海外投资者,比如说港股通的资金在持续地流入A股市场;第三,公募基金大发展,2020年公募基金的发行量很大。” 在冯波看来,三个因素加速了A股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步伐。有理由相信在未来2~3年或者更长一点时间,中国的股票市场开始向国际的成熟市场接轨。 中国的股票市场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经历了一个估值重构的过程:从原来封闭市场估值体系开始向成熟的开放市场的估值体系的过渡。“所以我们看到很多股票涨了很多,但是大家还认为不贵,我们开始用国际市场的估值体系来看待A股的行业和个股的估值。相信2-3年之后,A股市场进入成熟阶段,会表现出两个明显的特征,即确定性的溢价与流动性的溢价,这两个特征会导致结构性分化进一步加剧。” 展望后市,冯波认为,2021年整个市场的投资回报率会回到相对正常的状态,过去两年很高的收益率水平是特殊现象,并不构成长期趋势。“从投资方向和行业来说,必须跟经济结构变化相一致,如TMT、医疗、消费、高端制造等,这些产业的增速长期远高于GDP增速,也是未来投资机会较大的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被称为估值洼地的港股大幅上涨,吸引了大量的南下资金,截至1月19日收盘,南下资金净买入266亿港币,再次刷新港股通开通以来净买入纪录连续12个交易日破百亿港币,本周两个交易日南向资金累计加仓港股近500亿港币。过去十几天,已经净流入1852亿港币。这说明现在南下资金对港股看好力度在加大,流入港股的资金一部分是买一些中字头的低估值股票,一部分是买A股没有的互联网巨头以及其他低估值的一些具有龙头地位的科技股。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从全年来看,A股和港股都具有比较好的机会。“当然这段时间呈现出港股强A股弱的一个特点,主要是由于之前涨幅比较大的白龙马股,受到获利回吐的压力出现回调,资金流入港股去抄底。但从中长期来看,大量的新基金入市给A股还会带来源源不断的增量资金,同时会带来价值投资理念,白龙马股依然是值得长期投资的品种。” 杨德龙建议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新基建的七大领域,有可能是今年又一个投资主线,包括像5G、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这些新基建的七大方向也是提振今年经济增速的重要方面同时代表了科技转型的方向。 “价值投资逐步深入人心,坚持价值投资,做好公司的股东才能抓住A股市场的投资机会。A股市场形成的慢牛长牛行情,将会延续很多年的时间,而不是一两年的时间。所以建议大家要坚守价值投资理念,紧紧拥抱优质白龙马股,分享A股市场良好的投资回报。”杨德龙强调。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