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01-08 第07版:七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2020年基金榜单揭晓 |
最牛基金公司拥有13只主动权益“翻倍基” |
作者:
■本报记者李涛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193 |
|
|
|
|
|
|
2020年完美收官,虽然指数涨幅不大,但个股走势精彩纷呈。2020全年有305只个股涨幅超过100%,而全年下跌的个股高达2028只,下跌超过20%的有857只个股。 截至2020年12月31日,从中信一级行业指数的涨跌幅来看,第一是店里设备及新能源,涨幅高达88.34%,食品饮料行业指数全年上涨88.06%,位列第二,第三是消费者服务行业上涨81.06%;涨幅超过50%的有5个行业,但也有8个行业是负回报。 2020年主动权益基金再迎大丰收,“炒股不如买基金”深入人心。2020年主动权益基金的胜率超99%,平均回报率达46.25%,101只年内收益率超100%(不同份额分开统计),其中工银瑞信基金旗下产品独占13席,成为翻倍基最多的基金公司。 2020基金大显身手 充满结构性机会的市场,正是基金大显身手的舞台,继2019年后,公募基金在2020年再次迎来收益大年。 截至2020年12月31日,Wind统计口径显示,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上涨55%,这是继2019年股票型基金平均上涨40%之后的又一年大涨。2020年普通股票型基金全年平均收益为60.26%%,偏股混合基金为58.25%,处于历史较高水平。2020年,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规模增加2.8万亿,超前十年之和,基金总规模历史性的达到18万亿。新发基金规模超3万亿,超过此前三年之和。 截至12月31日,全市场主动权益基金中共有101只年内收益率超100%(不同份额分开统计),其中工银瑞信独占13席,成为翻倍基最多的基金公司,工银中小盘成长、工银主题策略、工银高端制造、工银生态环境、工银新趋势、工银战略新兴产业和工银信息产业7只基金收益率均超过120%,工银中小盘成长高达134.73%,位居全市场主动权益基金第5。 从与业绩比较基准对比的超额收益来看,2020年仅14只主动权益基金超额收益率破100%,工银瑞信一家独占6只,依然成为最大赢家。 头部公司“强者恒强” 2020年是属于权益类公募基金的大时代。这一年,政策上利好频出,监管层将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提到了空前的战略高度,首批新三板基金、科创50ETF获批,公募REITs、跨市场债券ETF呼之欲出。 公募基金市场繁荣发展的背后,主动投资管理能力强、股债双优的大型基金公司,更能够为投资者在长期投资中获得持续、良好的、稳健的回报。 当头部基金公司成为给投资者赚取收益的实力担当,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意识到“炒股不如买基,买基首选大品牌”。在全市场主动权益基金前30强中,工银瑞信独占9席,其中工银中小盘成长排名全市场前5;在收益前100强中,工银瑞信同样独占13只,均是数量最多的基金公司。 Wind数据显示,从2020年以来的回报来看,工银瑞信旗下共有50只主动偏股基金年内收益超50%,其中40只收益率超70%,除了13只翻倍基以外,工银聚焦30、工银前沿医疗等7只基金收益率均超过90%,工银养老产业等5只基金收益率超过80%。 从超额收益看,工银瑞信旗下主动偏股基金(除次新基金)年内收益全部跑赢业绩比较基准,其中工银中小盘成长、工银新趋势A/C、工银信息产业、工银主题策略、工银战略新兴产业A超额收益率均达100%以上。 “长期投资”深入人心 对于短期业绩较为亮眼的基金,市场往往颇为追捧。但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选择基金的时候更应该着眼长期业绩。 近两年,公募基金赚钱效应依然效应显著,1479只主动权益基金实现收益翻倍,收益率超过200%的主动权益基金有204只。 业内人士指出:公募基金是专业的投资管理人,也是典型的组合投资者、长期投资者及价值投资者。建议投资者选择基金产品时,重点关注主动管理能力强、短中长期业绩持续优异、综合实力雄厚的大型基金公司,力求获得稳定的长期回报。 以工银瑞信为例,旗下49只基金近两年收益翻倍,数量在全行业基金公司中居前五,两年两倍基达10只,是数量最多的基金公司之一,其中工银中小盘成长近两年收益率达278.42%,位居全市场主动权益基金第7名;工银信息产业、工银主题策略近两年收益率达254.75%、252.54%,均跻身同类前20强。 根据银河证券最新披露的公募基金产品长期业绩排名榜单,近五年榜单中,工银战略转型主题以204.96%的收益率位列第三,工银新金融以164.55%位居第七,工银新蓝筹和工银美丽城镇也以150%的收益分列第10和第11;近三年榜单中,工银新金融、工银战略转型分别凭借150.89%、146.51%再度入选前十,此外,工银美丽城镇、工银研究精选也入选前20强。2020年年度榜单前15强中,工银瑞信有4只,工银战略转型夺得亚军,工银新金融居第4名,工银聚焦30是8名,工银研究精选第13名。 该人士同时表示,公募基金较好的长期收益能力,背后是对主动管理能力的持续打磨与锻造。在基金行业百家争鸣时代,一家公司能够做到旗下产品全面开花,短中长期业绩持续保持行业领先水平,绝非靠一时运气,而是依赖强有力的投研团队整体战斗力,完善的投研管理体系,完备的人才梯队建设以及良好的投资理念和企业文化等。
|
|
|
|
|
|
|